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5.5.04

第六章:種族政治與主義政治

(01) 種族政治主義政治
如果當年馬華與拿督翁聯手,今日會不會出現沒有種族區分的政黨,仍是值得研究的。綜看拿督翁早期的政治鬥爭,他是期望建立一個以馬來人為主的非種族性政黨,通過這種團結取得獨立。

後來馬華轉向與巫統合作,他採取了較為偏激的態度,以取得馬來人的支持,被形勢促成走回馬來民族主義的政治圈子中。

由於馬華和巫統的合作,組成了聯盟但保留了各自的獨立性,以致形成今日種族性政黨佔據重要的位置,尤甚於非種族性政黨。

雖然非種族性政黨在50年代形成而在60年代被加以強調,試圖通過政治學說來區分政黨的特性,但轉入70年代後,此種政治理論,似乎在現實中被沖淡和起不了作用。

馬哈迪醫生的剖析
拿督斯里馬哈迪醫生在研究我國的政治形勢與實質內容後,有如下的結論:“種族主義存在已久,儘管有相反的論調,但在馬來西亞,真正的非種族性政黨是沒有的。直到1969年的大選後,大多數馬來西亞人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今日的馬來西亞,尚有許多人在口頭上大談非種族主義概念,甚至非種族性政治。最主要的種族性政黨是回教黨,聯盟的成員黨也是如此。”

“除開回教黨並不偽裝成非種族性外,其他的政黨,包括聯盟成員裏,都宣稱為非種族性政黨。雖然它們強烈的聲稱,所有的政黨都是不搞種族政治。事實上,政黨的結構越少種族性,而它們種族性意圖就更加強烈。

這些政黨中所不同的是它們對種族問題的處理。其中一方相信公開地接受不同種族的事實,然後尋求方法以減少歧見俾達致公平的社會。另一方面則拒絕承認種族分歧的事實,主張在公民之間立即給予公平地位,而他們所追求政治,分析之下,顯示了更為濃厚的種族主義。”(45)

(02) 1959大選思潮傾向
歷史證明,馬來亞乃至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結構,判定了政黨所具有的種族色彩。

雖然有人嘗試不以種族作為號召,並提出超越種族的政治理論,例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民主政治等,但由黨員的組成及它們的偏向,多少地顯示了種族的傾向。

正如馬哈迪醫生所說,1969年大選後,問題才顯得嚴重,而為甚麼在這之前又不出現嚴重或不構成一個重大的問題,那是由於在50、60年代的政治思潮使然。

例如在馬來社會中,以拿督翁為首的一派乃至民主聯合黨(以林蒼祐為首)也曾在理論上否定種族政黨的適應性,可是到頭來似乎未能達致成功。

這是因為人民在現實上依然以種族的區別來談論問題,更甚的是英殖民地遺留下來的是一個種族分化的社會。因此當馬華公會在1959年,對各種問題未能在聯盟內部爭取令非馬來人感到滿意時,他們便轉向支持反對黨,以表達他們的不滿。

同樣重要的是,當時回教黨的勢力已有膨脹之虞,且大力鼓吹種族論調,迫使巫統不得不對馬來人的要求作更嚴厲的保證,造成它不能向馬華公會作太大的讓步。

在這種情形下,不是巫統順從馬華的要求,便是馬華接受巫統的條件,結果是後者佔上風,維持了聯盟的合作體。

這樣一來,華人社會中的政治思潮起了一定的變化,尤其是在城市中,希望通過對反對黨的支持來向馬華乃至聯盟展示異議。

加上馬華元氣未回復,在1959年的大選是獨立後的第一次大選。馬華總共派出31名候選人,結果有19人中選,12人落選,在華人集中的城市失掉了議席。

至於反對黨,除回教黨外,社陣是最大的收穫,總共有8人當選國會議員。

馬華公會的19名議員中,較知名的有陳修信、林瑞安醫生、李孝友、李三春、陳聲新、翁毓麟及謝添瑞等。這些人形成馬華的當權派,在大選後重組馬華,以提高它在華人社會的形象。

不過,由於馬華贏取的席位不多,已促使馬華無條件提出更大的要求。

(03) 三股勢力三動意識
馬華於1955年以後,政治色彩越形濃厚,也因之導致派系的鬥爭加劇。這種鬥爭涉及了溫和派和激進派的爭奪領導權,親國民黨派與非國民黨的土生華人的爭奪控制權。

在整體方面,又演成馬華和華團的意見分歧。更為嚴重的是,反對黨在馬華面對內部收拾殘局而至為棘手時,崛起成為一股力量。這股力量又代表了另一種政治思潮,其中又有所分歧。

我們可以分成三股勢力所表達的思想意識來加以說明:

社陣力量在城市
(一)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簡稱社陣),勞工黨原本是各地區的獨立政黨,後來才合成馬來亞勞工黨。在藍瑪納旦(主席)及陳樸根(秘書)領導下,走的是“費邊社會主義”路線。但由於這個政黨一向來強調非種族路線,因此很希望與具有左派思想的政黨聯合。

1956年由波斯達曼成立的人民黨所宣稱的左派路線,很快便與勞工黨搭上線。(46)

勞工黨和人民黨選擇於1957年8月31日組成社陣是具有其作用的,因為這天剛好是我國獨立日,揭示社陣準備與聯盟爭一日之長短。

人勞兩黨的合作,反映了一個事實:儘管兩黨宣稱為非種族政黨,但不容否認的是:勞工黨的黨員大多數是華人和印度人,而人民黨則以馬來人佔絕大多數。為了展示它是一個包括各種族在內的政黨,社陣的組織乃告孕育。

人民黨黨魁波斯達曼出任主席,勞工黨主席藍瑪納旦擔任副主席,總秘書職歸人民黨的副主席納沙隆,陳樸根及林建壽等俱是社陣的重要人物。

為了達成合作,勞工黨多少修正其政策,以適應人民黨的政策,包括承諾馬來人的地位及在教育問題上的妥協。但教育問題始終是一個敏感問題,也是導致後期人勞分家的因素之一。

勞黨推馬來人為主席
勞工黨基本上是一個以華人佔大多數的政黨。50年代,黨的領導權由一批受英文教育的知識份子控制,間中也有一些印籍專業人士。

當馬華在爭取獨立的過程中,被一些人認為未達到華人的理想時,便有一批人投入勞工黨;同時由於獨立運動的影響,不少青年人,包括勞動階級及華教人士也先後加入,促使這個黨有了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它代表著較為中下層人民的一種思變的想法,具有社會主義概念,儘量不渲染種族色彩。

由於與人民黨的合作組成社陣,勞工黨意識到必須使這個黨富有多元種族色彩,繼之通過社陣爭取馬來人的支持,因而在1959年推選依薩賓莫哈末(47)為黨主席,以取代藍瑪納旦。

勞工黨期望以馬來人作為領袖,能夠吸納更多馬來人的支持,最低限度被馬來社會所諒解,但同意把對馬來社會的爭取工作交給人民黨。

同時,勞工黨內部已分成受華文教育和受英文教育的派,前者以基層佔多數,後者則居領導地位,當時的分歧並不明顯。

1959年的大選是:社陣組織是否被人民接受的試金石。社陣總共派出37名國會候選人,希望有所收穫。由於較早時社陣已在市縣議會選舉中有不俗的表現,因此對市區的勝利蠻有信心,加上馬華公會7月危機剛過,黨務待重整,更使社陣得以大展拳腳。

在競選宣言中,社陣避開談種族問題,集中宣揚社會主義思想。第一步是接管外國人的利益,第二步是民族資本家納入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內,第三步是國家直接管制大企業。

綜觀宣言內容精神,社陣強調思想鬥爭尤於種族問題。它希望通過鼓吹與聯盟不同的政治思想讓人民作比較和選擇社會主義概念。

在獨立之初,社會主義概念對於人民尚屬新鮮的,雖然有一部份人傾向這種思潮而大力宣傳,但從歷史的發展和投票的結果分析,有一部份選民是接受社會主義觀念的,但有更多的選民是對馬華的不滿,轉而支持反對黨,並不具有濃厚的政治意識傾向。

抗議票與思想票
這種論調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在全國各地社陣標榜社會主義最為明鮮,但並不能取得怡保、芙蓉及馬六甲城市選民的全力支持,只在檳、雪兩州發揮作用,其他的州則被其他的反對黨和獨立人士所取勝。

社陣的大本營可說是檳城市區及吉隆坡。全部37名候選人,8名中選者中有5名來自雪蘭莪,3名來自檳州。他們是:波斯達曼、加南星、v大衛、黃漢德、劉雲鵬、林建壽、陳樸根及威那板。

值得注意的是,社陣當選馬來議員的只得一名,但還不至於被指為非馬來人政黨。因為它不熱衷提出種族問題,所以不被稱為種族性政黨。只是,無可隱瞞的是,它的支持者大部份是華人,活動的黨員也是以華人為多。

儘管社陣意圖步拿督翁的早期想法,用非種族性政黨來打破種族政治,也不證明能成功。如果說拿督翁的非種族政治是以馬來人作為主導,那麼社陣的非種族政治則是以華人作為強力的後盾。

雖然有點殊途同歸(指在組織非種族政黨方面),但是社陣在後期也與拿督翁的國家黨一樣,也講種族問題,當然兩者表達不同的政治意識。拿督翁氣憤於馬華和巫統聯手,離他而去,乃大力抨擊巫統向華人低頭。

反之社陣則攻擊馬華向巫統屈服,未顧及華人的利益。社陣贏得的8席,除2席從巫統手中奪得外,另6席是打敗了馬華公會的候選人,這顯示了社陣已崛起成為 馬華的主要政敵。

大選過後,社陣的主要發言人是波斯達曼和林建壽。轉入60年代,林建壽風頭更健,幾乎已成為社陣的主要代表人物。

(04) 進步黨在怡保立足
第二股勢力所表達的思想意識:
(二)與社陣未能協調,尚且展開鬥爭的另一股力量是由DR辛尼華沙甘及SP辛尼華沙甘昆仲領導的人民進步黨。前者是弟弟,擔任黨秘書長,控制了黨的大權。

論辯才和氣魄,DR是獨立初期的反對黨風雲人物。

人民進步黨的大本營在怡萬市區,靠著兩位律師兄弟的奮鬥,終於有所進展。雖然他們也具有費邊社會主義思想,但不像社陣那樣,在政策上突出社會主義思想,而是跟隨環境的需求作變化,主要是爭取選民的支特,並不依繫於社會主義原則。

在很多方面,這個政黨是靠求變來達到生存和發展的目的。

例如在獨立之前,這個黨強調非種族政治,主張馬來文為國文,但官方語文是馬來文和英文,它強調平等政治的同時,又希望爭取馬來人的支持,因此表現出溫和的立場。

可是此舉未使到進步黨在1955年的選舉獲勝。直到獨立後,梁宇皋因被委為馬六甲州長(現在稱元首),其國會議席懸空,DR辛尼華沙甘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之前,馬華因憲制談判問題導致與華團有所分歧,加上華人社會對拉薩教育報告書有強烈的反應,成為DR利用的課題,大舉討伐馬華公會,且使這個黨從非種族走向明顯地以華印人英雄的姿態出現。

結果在1957年10月23日,DR贏得怡萬區國會補選,使DR在國會內扮演唯一的非馬來人的反對黨角色。這個勝利促使進步黨,繼續在華印人社會中發揮影響力,結果奪得怡保市議會的控制權。

1959年,人民進步黨的宣言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華人社會的需求,以取得力量。但它不能與社陣達成合作,也與國家黨的接觸毫無結果。

當時DR的想法是準備坐鎮怡保市,不讓其他反對黨染指,不過他也準備將基地擴大到其他城市,因此和社陣展開爭奪戰。

1959年的大選結果,進步黨奪得4個國會議席和8個州議席(州議會共有40席),成為州內的最大反對黨,它能立足於怡萬區,主要有2個因素:
(1)它在怡保崛起成為非馬來人社會的發言人;
(2)SP及DR兩兄弟平日給人民法律及個人福利的幫助,贏得群眾的讚賞。他們的黨員中有少數的錫蘭裔人,印度人及相當多的華人,一些有聲望的華裔亦支持。總而言之,DR的追隨者是不大乏人的。

不過,對人民進步黨的支持所表現的情緒及對個人的崇拜是很顯著的。這種思潮是波動的,與黨領袖的動向是息息相關的。

“SP和DR兩兄弟所獲得的支持是廣泛的,但不是深入的。如果他們不是律師的話:將在政壇無立足之地。他們獲得支持是因為華人群眾從他們得到一些東西(註:此可能也包括為華社大膽發言,如果同樣的服務能夠由另一個華人提供,他們將被踢走)。

辛尼華沙甘曾說,黨受到支持主要是他們離開黨,它將會即刻崩潰。兄弟倆經常瞭解到這種處境。急進的華人集團並不欣悅非華人領袖扮演特別的角色。這也是 導致兩兄弟後來尋求與人民行動黨的合作,而再後又使到SP與聯盟合作。(48)

一言以蔽之,人民進步黨是靠DR及SP,特別是前者所起的影響力。因而一度被人形容為推行寡頭政治。

由於人民進步黨不是以政治思想作為鬥爭的手段,而是以種族的問題取得支持,所以不能明顯地看出其政治傾向。但因為有人民支持,又反映了華人的思潮不是簡單地分成不是右派即是左派;事實上,一向以來,華人在政治上的態度是多元化和多派別的。

人民進步黨即不靠向聯盟,也不偏向社陣,乃是介乎兩者之間的第三勢力。

(05) 脫離馬華另組力量
除了人民進步黨,第三股勢力也崛起,代表了另一股思潮。

(三)另一股第三勢力是在馬六甲和芙蓉出現,由陳期岳領導的馬來亞黨及陳世英、郭開東領導的獨立人士陣線,同時在1959年的大選取得一定的成績。

這是向作為代表華人的馬華公會的直接挑戰和打擊。

這一批人不是左派人士,與社陣攀不上關係,他們本來是屬於馬華公會的黨員及領袖之一。因不滿憲制談判中馬華所持的立場及較後掀起的1959年7月馬華風暴,終於使到一批人離開馬華公會,他們之中,有的是林蒼祐的追隨者。

陳期岳、陳世英及郭開東在國會選舉的勝利,顯示華人社會對這些離黨者的同情和支持,主要是不滿馬華公會在聯盟內的妥協態度,並不是在政治上突出思想鬥爭。

倘若馬華公會令他們感到滿意的話,他們會支持的,換言之不是思想派別的衝突引起大部份華人選民不投票給馬華候選人。

從上述觀之,華人在獨立後,尤其是在1959年的選舉,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政治思潮。有支持馬華公會的,有支持社陣的,也有支持進步黨及獨立人士的。

這些政黨和個人代表了不同的政治信念。而華人自那時開始,更為明顯地處在思想分化的狀態中
建立民選制度。

轉入60年代,馬來亞乃至馬來西亞的政治起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它確定馬來亞的民主政治已經奠定,人民選擇民主的投票方式表達民意,而非訴諸暴力。

通過1959年的選舉,人民有自由的權利,選出他們喜歡和支持的政黨及候選人。參加角逐的政黨很多,代表不同的階級和種族利益。

結果聯盟(巫統、馬華及國大黨組成)再一次獲得委托權,組織穩定的中央政府,在104席的國會中,聯盟佔了74席(巫統佔52席,剛好達到總數的一半,馬華19席及國大黨3席)。

1959年8月18日的投票選民達到211萬495人。在巴仙數上,聯盟佔51.8%,在鄉村及市鎮地帶,聯盟幾乎全勝,除了東海岸,而在華人較多的選區(檳城市外) ,聯盟也贏得40席中的24席。
反對黨方面,回教黨成為最大的反對黨,擁有13個國會議席,是在丁加奴和吉蘭丹兩州的勝利,得票率是21.3%。

在較早時的選舉,回教黨奪得吉蘭丹和丁加奴的控制權,但1961年,丁加奴回教黨鬧分裂,一些回教黨議員倒向聯盟,乃改由聯盟組織新的州政府,一直到現在,回教黨無法再重建勢力。

社陣贏得8個國會議席(候選人37名),得票率12.9%。自此以後,它在市議會選舉亦有收穫。例如執政喬治市議會,馬六甲市議會及居鑾議會和一些地方議會等,但未曾執政過一個州。

人民進步黨在霹州贏得4個國會議席(候選人19名),佔投票率6.3%。這個黨不但是霹州議會的最大反對黨,也是怡保市議會的當權黨。

其他國家黨只拿督翁一人中選(候選人9名),馬來亞黨也由陳期岳一人在甲市區中選,另有2名獨立人士(脫離馬華者)陳世英及郭開東當選。

結束緊急狀熊
反對黨的席位加起來是30席。以反對黨的分裂狀況來看,聯盟的74席是佔了大多數的席位,不受任何挑戰所動搖。

東姑阿都拉曼以聯盟主席的身份再次組成內閣,自任首相,副首相是敦拉薩,華人部長有陳修信(財長)及翁毓麟(勞工福利部長),前財長李孝式因未參加競選未入閣,也從此不再積極介入政治。

接著,陳修信以財長的身份逐漸取得馬華公會的領導權。

選舉結果顯示,馬來亞的民主政治概念已深入民心,國家也進入穩健階段,儘管人民對黨與候選人的選擇,有基於政治思想,個人情緒及種族觀點,但都服膺於民主程序,這也是確保馬來亞的未來政治結構是建立在“君主立憲”的民主政制基礎上。

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在檢討整個政局後,發現民主政治處於有利地位,於1960年8月宣佈結束11年的緊急狀態,不僅國人深表欣慰,即使是外國首長也紛紛來電祝賀,包括美國、澳洲、加拿大及紐西蘭等國的總統或總理。

緊急狀態的結束是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政治意義,聯盟政府通過和平的爭取獨立及推行民主政治,挫敗了暴力。而馬來亞的人民在政治思想上越趨成熟,朝向民主道路邁進,繼續通過憲制選舉表達民意。
------------------------------------------------------
註:
(45) See "The Malay Dilemma" By Dr.Mahathir bin Mohamad (作者是我國現任首相)/Federal Publications Sdn.Bhd/1981/
(46) 藍瑪納旦(D.S.Ramana Than)是檳城人,於1960年社陣執政喬治市議會後,被選為喬治市市長,後來跳槽印度國大黨,成為聯盟州政府的行政議員,1964年兢選失敗後,從政壇消失。陳樸根於1959年後其秘書職位即由林建壽所取代。雖在1959年也當選國會議員,但扮演的角色經不大重要。1964年參加大選失敗,1968年加入民政黨,中選為州議員且在民政執政檳州時成為行政議員。1971年在民政黨內鬨中退出,另聯合陳志勤組織社會正義黨。在1974年大選,這個黨參加選舉一敗塗地,從茲促使陳退出政治而從事律師業。
(47) 依薩賓莫哈末(Ishak bin Haji Mohamed)早期是馬來青年協會的發起人,自1937年起積極參加政治。戰後他成為馬來民族主義黨(Malay Nationalist Party)的主席。這個政黨涉及急進的左派運動而在1948年緊急法令下,導致依薩等人被逮捕,較後這個黨也被宣佈為非法。1953年依薩獲釋,幾年後重回政壇積極活動,旋被選為勞工黨主席。但他參加 1959年的大選(在彭亨淡馬魯區)失敗。1961年,依薩取代波斯達曼成為社陣主席。1965年依薩被指涉及在外組流亡政府活動,遭馬來西亞政府逮捕。較後獲得釋放,從茲脫離政治。曾獲得馬大頒發博士學位,是一位知名的馬來作家,享有崇高的文學地位。
(48) See "Ethnic Politics ln Malaysia" By R.K.Vasil/P136,13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