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4.6.04

第四章:迈上漫长政治路

(一)领导成立急进党
急进党(Radical Party)是50年代初期槟州的政治产物之一。它的发起人之一是最年轻的殖民地议员林苍祐医生。

当林苍祐在取得夫人的点头后,召集一般友好商讨组织一个新政党。这些人都是受英文教育的知识份子。

几乎同一个时期,劳工党成立,而拿督翁也脱离巫统另起炉灶,组织独立马来亚党。

很明显的,急进党是继马来亚民主同盟党后的另一个不讲种族主义的民主政党,但它没有像民主同盟党那样具有左倾的影子,而是标榜多元路线,有异于巫统和马华的单一种族路线。

这个党在林苍祐的积极走动和拉拢下,于1951年6月19日在威斯兰英校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其目的是要赶上参加第一次的槟城市政局议员选举。约有100人出席,包括律师、医生、议员等。林苍祐担任司仪,他说:“今晚召集大家开会,是要组织一个新政党,以便派出候选人参加行将举行的第一次市政局选举。现在我们需要选出一位临时主席主持会议。”

结果公推林注旺律师为临时主席。经众人讨论后,一致接纳将党定名为急进党。

虽然名为“急进”,其实急进党并不急进,也不极端,而是走中间的温和路线。

在众人支持成立急进党后,主席宣佈休息5分钟,让与会有机会交换意见,选出第一届执委。

执委会人才众多
复会后,林注旺众望所归,当选主席。对于年轻的林苍祐而言,他不认为应争做主席,他有的是时间和时机,结果他当选3位副主席之一。另两位副主席是再阿比丁(马来国民联合机构槟城主席)及徐瑞意(联合邦立法议员,等于今日的国会 议员)。秘书是锡兰籍青年律师山尼比礼(他后来曾出任乔治市议会秘书)、督察李天柱律师、财政李洪章会计师。

委员5人:美农医生(殖民地议员)、阿里亚医生、达斯(浮罗英校教员,乡村局议员)、菲伯律师及叶真宝律师。

叶真宝小姐是着名大富豪叶祖意的孙女。叶祖意年轻时是剃头匠,后来发迹成为银行家,万兴利银行是由他一手创办。

急进党组成后,未有明确的政纲提要,但不断强调以服务人民为主要任务。言下之意,是要倾全力攻打市议会。

乔治市市政局议员局部选举是英殖民地政府为表示崇尚民主制的第一个步骤,用以缓和马来亚各政党要求走向自治的压力。这也是马来亚联合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议会选举。

在过去,凡是议员都是委任的,虽然各有关代表性的团体可推荐候选人;例如战后由英政府委任的市议员有平章会馆的王学才医生、英属海峡殖民地华人公会的李长景医生、槟城海峡殖民地公会的古密、槟城西商会的马丁、槟城中华总商会的林耀椿,政府直接委任的有7人(其中包括邱善佑),全部12人。

首次选举未角逐
根据市政局法令,新议会将选出9名议员,另6人由英政府委任,合共15人。在选区方面只划分3个:即加拉歪区、日落洞区各丹绒区。不论是政党候选人或独立人士均可以参加提名。

3个选区将根据票数的多寡各选出3名候选人。例如加拉歪区有3人将会中选,得票最高者任期3年,第2高者任期2年,第3高者任期1年,馀者落选。这种轮流製造成市政局每年都有选举,实在热闹,也刺激政党展开活动。

1951年11月1日提名时,槟城急进党派出9名候选人,劳工党8名及巫统的候选人,马华公会没有派出候选人,为马来亚选举制度之滥觞。

急进党的9名候选人中,林苍祐并没有在内。他当时已是殖民地议员(州议员),为了让其他人有机会角逐,他未成为候选人。9名候选人即每个选区置放3位候选人。

(二)叶祖意孙女当选
1951年12月的乔治市市政局议员局部选举,是英殖民地政府为表示崇尚民主制的第一个步骤,用以缓和马来亚各政党要求走向自治的压力。这也是马来亚联合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议会选举。

这次选举,最引人注目的候选人是叶真宝小姐(Nancy Yeap)。不但貌才相称,而且勤于工作,颇得选民好感;兼之女性候选人至为罕见,有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无形中已先声夺人。

身为急进党领导人之一的林苍祐医生在长达1个月的竞选运动中,四处奔波,为候选人打气。演讲和访问选民成为他的重要工作,他也协助叶小姐在加拉歪区的竞选活动,包括沿户访问。

12月1日投票。《亦果西报》有下列的一段新闻报导:
“槟城市政局的首次选举,从各方面来看是至为成功的。”
“72%的注册选民履行了投票权可能不很令人满意,但由于下雨,不然会有更多人投票。”
“没有一个候选人的成功是基于种族社群的支持。”
不错,当时的投票是以候选人的素质作标准,在同一个选区内,当选的有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

开票结果,急进党赢得6席,劳工党1席,巫统1席及独立人士1席。选举成绩如下:
丹绒区──李天柱律师(急进党)、末拉明申(急进党)、本努都拉(劳工党)
加拉歪区──叶真宝律师(急进党)、鲁汀斯(急进党)、林注旺律师(急进党)
日落洞区──美农医生(急进党)、C.M.Ismail(巫统)、谢清波(独立)

循序渐进等时机
急进党的胜利,主要是这个党在当时拥有最多专业人士,而且在槟城标榜明显的政治形象,有组织和有准备地介入议会选举;与其他政党比较,急进党是最有活力的。

马华公会在那个时候仍然热衷于搞福利彩票,将所得协助新村华人,并没有注意到乔治市政局选举的重要。直到1952年的吉隆坡市政局选举,才使马华醒悟到政权比做福利工作更重要。

至于劳工党,也是刚刚冒起,人才不多,并未像急进党那样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因此参加乔治市政局选举时,声势完全难与急进党匹比。

同样的,在槟城的巫统也还是一个政治性不很强的组织,尚未与马华合作。

基于形势和声势对急进党非常有利,林苍祐的急进党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触发他思及下一步如何控制市议会的计划。

不过,9名民选的议员并不归一党所有,因此在政府委任另6名市议员后,急进党在15席中未佔大多数,这6名委任的议员是林学易及亚里夫医生(任期3年)、旺布特拉及诺兰(任期2年)、和周文意及C.M.Hashim(任期1年)。

原任市议员被割爱的有:邱善佑、王如山、林耀椿。

虽然委任市议员中包括现任立法议员和殖民地议员,但林苍祐未受委,他把工作集中在殖民地议会和急进党的党务。

当然他还有更大的目标:他要在政治上崛起成为民选的槟州领袖,而不是以长期委任为荣耀。

林苍祐做事是循序渐进的,他不会一下子争第一号人物来做,但他一旦介入政治团体,不久之后就表现出领导的能力而成为领袖;同时他是在时势造英雄的条件下,使自己被人重视而成为那个时期的盟主。

急进党力量的成长,无疑推动着林苍祐在政治上攀上高峰,他试图通过政治巩固权力来实现理想。不过,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出任急进党主席
林苍祐决心要壮大这个党,虽然名义上是副主席,但党内没有人比他更积极,自然而然地大家都觉得林苍祐是搞政治的能手。

事实上,急进党的市议员在议会内表现不俗,深得民心,而且也能与英国政府搞好关係,这使到急进党在槟城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政党。

为使党更加强大,他四处延揽人才,以期望在未来的选举中脱颖而出。王保尼、陈清美及黄鲁坛会计师都是被他拉入急进党的。

1953年,林注旺律师决定让贤。他认为时机已成熟,应该由林苍祐名正言顺领导急进党。在党大会中,苍祐众望所归,当选急进党主席,林注旺律师宁愿退居副座。

这个时候,苍祐在政坛上已冒出头来,除了在殖民地议会中表现突出,令人刮目相看外,他在槟城社会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

同年11月,林苍祐受党拥护提名参加市政局的竞选。在中委会议上,当讨论到候选人问题时,党员一直要求苍祐亲自出马,以期望在市政局中拥有更多的议员。

当时的市政局有9名民选议员(其中3人任期3年,3人2年及3人1年),6名官委议员。换句话说,有3名民选议员于任期满1年后,在1952年重选,然后任期3年;接着任期满2年后的另3名议员,即急进党的末拉胡申和鲁汀斯与巫统的C.M.Ismail,他们的空缺则需要在1953年重新选举。

提拔新人让选区
急进党除了派鲁斯汀重作冯妇外,并推举林苍祐和黄鲁坛为候选人。它希望在日落洞、丹绒和加拉歪区囊括3席。

本来林苍祐是攻打丹绒区的,但为了提拔新人和让新人在较安全的地区竞选,苍祐选择在日落洞提名。

日落洞当时的华人选民很少,马来人佔大多数,不是一个安全区;但苍祐认为这是一种考验,他决定要党同意他与黄鲁坛交换选区。

这个决定到底是正确抑或错误,至今还没有结论。不过,这场仗对苍祐来说是重要的一役,也是他从政以来的处女战。

提名日是11月20日。苍祐在日落洞区和巫统的哈森、劳工党的巴古南及独立人士的查兰星展开四角战。

以4位候选人来看,苍祐的声望最高,而且他亦是殖民地议员。虽然如此,他并不轻敌,到处展开宣传,因为他认为这是一场硬仗。

尽管他已作了最大的努力,林苍祐终于上演滑铁卢,阴沟裡翻船,败给巫统候选人。

(四)苍祐被邀入联盟
没有人会否认,如果林苍祐在1959年或1963年提名市议员竞选,他是可以轻易当选的,然而他不再尝试。

如果我们研究1953年的市政局选举,不难察觉到3名中选的都是巫统的人,没有一位是华人,主要原因是华人没有兴趣登记成为选民,反而是马来选民一年比一年增加。由于这件事,林苍祐后来成为推动华裔登记为选民的主要领导人。

另一个因素是华人选民投票不踊跃,他们尚未意识到投票的重要。

同一次竞选中失败,后来成为具有知名度的人,是劳工党的南玛纳旦、巴古南;这是后话,按下不提。

此外有一个独立马来亚党的候选人邱思仁也是失败者,这个党来头不小,却无法在选票中取得立足点。

独立马来亚党是巫统发起人拿督翁,于1951年离开巫统后另外搞起的一个新政党。它是一个非种族性政党,门户开放给各族人士。

当拿督翁创立独立马来亚党时,仍然是殖民地政府内阁中的内政部长,接任拿督翁之位成为巫统主席的东姑阿都拉曼只担任立法议员,比较之下,拿督翁的号召力较大,因此一度吸引陈祯禄和林苍祐等人也参与拿督翁的努力。从形势看来,拿督翁佔上风,和巫统展开一场争夺战,一度把马华公会的陈祯禄拉过去。

马华巫统携手战
巫统和马华的真正合作始于1952年的吉隆坡市政局选举。在12席中,巫统和马华的合作导致两党候选人胜9席,独立马来亚党则惨败,从而奠下马华和巫统合作组织联盟的基础。

尽管马华未参加1953年的槟城市政局选举,它和巫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华裔选民也会把票投给巫统候选人。急进党又和劳工党争选票,终于导致巫统胜了3个市议员席位。急进党竞选失利与此不无关係。

领导独立马来亚党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槟城的树胶殷商连裕祥;他是这个党的副主席,也是槟州的主席。连裕祥以其财富跃居槟城华社领袖,但他与林苍祐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在独立马来亚党竞选失败后,拿督翁于1954年将之改名为马来亚国民党,虽仍拥有华人,如连裕祥在内,但由于气愤马华倒向巫统,拿督翁较后又使这个党走向种族路线,连裕祥始终未离开国民党,因而成为被指责的对象;这样一来马来亚国民党更加得不到华社的支持,最后走向式微。
当拿督翁转变立场,林苍祐就与之更疏远了。就在这个时候,林苍祐的政治生涯又有一个新的突破。

林苍祐在政治上的转变与突破是由于急进党已因时代的转变不能单独进行斗争:其一、是由于急进党虽然在1951年槟岛市政局选举中赢得9席中的6 席,但在1952年的选举中(选举法令规定,1951年3个选区得票第3多的人任期只1年,因此到1952年市议员有3个空缺,其中急进党主席林注旺任期满,其他两人是巫统和劳工党的议员),急进党只在加拉歪区由林注旺保留,另两位候选人则在丹绒区和日落洞区败北,以致急进党还是6名市议员,没有进展。

接着1953年的市议会选举(又有3名任期满2年的议员退休,需要重选,其中急进党佔了2名),虽由林苍祐亲自出马,却全告落选,急进党只在市议会拥有4名市议员。

其二、1952和1953年的市政局选举中,华籍登记选民原本很少,又不热衷投票,使到急进党候选人中选的机会大为降低,例如1952年市议会选举,投票的马来选民和印度选民佔90%,华人投票选民只10%,又如何能确保急进党取胜呢?

其三、马华公会于1952年吉隆坡的市政局选举中和巫统达成合作,取得胜利,促使两党组成联盟。

不过,马华公会在槟城的势力仍很单薄,没有染指1951、1952和1953的市议会选举。忝为马华公会创办人之一兼总会长的陈祯禄便到槟城招兵买马,以壮大马华的势力;除了拉拢有影响力的华人参加马华外,并向急进党主席林苍祐伸出橄榄枝。

他要林苍祐加入联盟的努力,争取独立和保卫华人的利益。一方面,他希望林苍祐把急进党带入联盟的大家庭;另一方面,他请林苍祐加入马华的党务,加强组织。

马华改革问题多
原来在1952年,马华公会鉴于在吉隆坡市政局选举胜利后,发现到政治力量的扩大是至为重要的,于是于6月通过改组马华公会,使之更像一个政治团体,不单是照顾华人的福利机构。在这个时期,霹雳的梁宇皋被马华中委选为总秘书,以取代辞职的染旭龄。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马华公会酝酿办一份《马华日报》,作为宣传之用;当时中委会的构想是买下新加坡《南侨日报》的印报机和资产,改为出版《马华日报》,可是有数州的马华公会反对动用党资金办日报,这个计划就胎死腹中。

这裡顺带一提的是,陈祯禄在改组马华之时,曾遇到党内的一些人士的阻力,他愤而提出辞职,终被挽留,而改革计划也因此举得以推行。

陈祯禄的改革运动推行并不很快,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马华公会仍然保有各州的权力,不是中央可全面控制的。例如槟城马华公会是由华人领袖伍瑞琴(也是槟州中华总商会会长)担任,他是个社会领袖,顺序被推举为政党领袖,在政治上是“好好先生”未具政治野心,所以党务一直停顿不前。

(五)踏上政治的道路
林苍祐从政是家喻户晓的,但他甚麽时候从政则是鲜少人知道的。要介绍这一段历史,必须讲述马来亚在日本投降后的政治演变。

1945年日本投降,苦难的日子终告过去,和平的到来曾掀起一阵狂欢。民族主义浪潮开始在马来亚冲击,接着反殖民地运动风起云涌。

英军在日本战败后重临统治马来亚,英国政府开始检讨整个制度,认为战后的政策已不合潮流,在1945年10月派遣麦马克爵士到马来亚与各州统治者谈商新的协定。

1946年1月,麦马克飞返伦敦。英国工党政府提出了“马来亚同盟”(Malayan Union)计划,把联邦各州及马六甲和槟城归纳成一个行政系统,新加坡不包括在内,仍保留为皇家殖民地。

这份计划报告书提供机会给所有要把马来亚当着家乡的人成为公民。

报告书一发表后,触发马来人的反对,在全国各地展开示威和抗议大会,他们认为建议中的计划危及马来人的地位。

虽然如此,英国工党政府决心推动这个计划,1945年12月在上议院通过,继之于1946年3月18日在下议院经过辩论后通过。

马来人的反对更为强烈,包括各州苏丹也杯葛马来亚同盟新总督爱德华甸爵士的就职典礼。

巫统与马华成立
马来人的政治意识随着领袖的疾呼进一步提高,结果在拿督翁的领导下,马来人组织于1946年1月24日在吉隆坡举行大会,宣佈巫统(UMNO)的成立。

巫统在取得马来社会的支持后,结合各州苏丹,直接向英国反对马来亚同盟。经过协商后,英国让步,一份马来亚联合邦协定被草拟,并于1948年2月1日生效,取代“马来亚同盟”。

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确保了各州马来统治者的地位和马来人的特权,也组成了统治者会议。不过,除了开宗教和马来人风俗外,英国人已在这个协定下建立了集中权力的结构。

华人社会从1945到1948年,并没有对“马来亚同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也对马来亚联合邦协定未十分关注。它基本上形成三个思潮,一个左倾,一个右倾,捲入国共论争;另一个是土生华人的峇峇思想,倾向支持英国人的统治。

迨至1948年紧急法令实施后,华人才顿然感到生存受到挑战和危害,乃有马华公会的成立。

马华公会于1949年2月17日正式成立,目的在于解除紧急状态下的华人困境。第1任会长是陈祯禄,他是道地的峇峇。

林苍祐也是峇峇,但未参加马华公会。不过,他与其他的峇峇不相同的地方是:他曾在中国住过一个时期,对中国社会甚为了解。他的思想既带有峇峇的土生色彩,也具有南来华人的心态,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折衷性人物。

苍祐踏入政治圈
事实上,在马华公会成立之前,曾出现过一个以华人为主的西方倾左政党──马来亚民主同盟党(Malayan Democratic Union)。这个党在1945年12月提出其政治纲领,包括成立自治的马来亚政府,全部议员民选,言论及结社的自由,没有种族歧视,人人就业均等。

参加这个政党的人多数是专业人士,主席是菲立何亚琳,发言人是欧亚溷血儿约输伊伯。他们模彷英国工党的组织鼓吹自由、平等与民主。

虽然这是一个非共的组织,但它的左派姿态被英政府视为受共党“统一阵线”渗透的目标。

再者,英国只重视巫统、马来苏丹,不承认马来亚民主同盟党的代表性,以致这个党在未能适应时代潮流下,于1948年6月25日宣佈结束。

为华人社会填补一个被英国人接受的“政治真空”是马华公会。这批人也是以受英文教育为主,且土生峇峇佔多数。

林苍祐从1947到1951年的政治纪录是空白的。不过他的父亲却是较早期的峇峇公会的领袖,因此被英国人看重而委为华人参事局议员。他在40年代初期,即退出社会和政治活动。

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对林苍祐的从政有很大帮助。“子凭父贵”用在林苍祐的身上也许并不恰当,可是做为林萃龙医生的儿子,又是留学英国的优等生,兼之在空军部队当过军医,苍祐终于被英政府看重,把他拉入政治圈。

(六)1954年投入马华
直到1954年,陈祯禄和梁宇皋才能在槟城推展党务,他们两人力邀林苍祐等人与马华公会一道,团结华人,强化政治力量。

林苍祐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不是“池中物”,更不是短视者。在分析了政治情况的变化后,他认为应该唤醒华人对政治的关注,踊跃登记成为选民,否则1955年的全国大选将会使华人的政治代表权丧失。

1954年是马来亚政治动荡一年。这个时候,各政党都向英殖民地政府施压力,要求及早举行普选,迈向自治,最后赢取独立。

一边是巫统和马华(后来印度国大党加入)组成的联盟提出自治的要求;另一边是以拿督翁为首的国民党也提出自治和独立(拿督翁原在1951年离开巫统后,另组独立马来亚党,但这个党的在市政局选举中无法取胜,导致拿督翁另组国民党来和巫统争夺政治权力)。

国民党组织之初,声势浩大,有多名州务大臣和议员加入,兼之拿督翁是英殖民政府中的内政部长,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但由于组成不久,国民党希望大选拖延举行;联盟则迫使英政府及早普选。

英政府初时倾向拿督翁,未明确表明态度,同时也未承诺大选后要委任议员必须与议会内多数席党磋商,导致联盟号召其议员辞职以示抗议。此举果然奏效,英政府让步。

既然变化已经到来,作为急为急进党主席的林苍祐有两个选择:一是与拿督翁的国民党合作;另一是与东姑阿都拉曼和陈祯禄领导的联盟合作。经过思考和研究,他选择后者。

改变急进党策略
为了製造舆论和取信于急进党的党员,林苍祐告诉他的同志:“时机已经到来,我们应当配合各政党,联成一道,扩大政治阵线,借选举达成组织政府的目标。”

参加政治的目的是获取权力,而政党是通过权力的阶石。在林苍祐的哲学理论中,政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从政而未具有权力,就不能实现理想,也就不能很好的服务人民。

因此,他需要改变急进党的策略。不过,由于情况不同,他对联盟议员的辞职抗议英政府拖延还政于民虽表示同情和支持,但认为急进党的地方议员用于服务地方上人民,不必要也相应辞职作出响应。

至于急进党的联邦立法议员要不要辞职,党不拟强制实施党纲,准其议员依个人情况来决定。该党的唯一立法议员徐瑞意乃遵循党的意见,未去函表示辞职。

1954年6月27日,急进党举行党员大会,一致通过修改党章,将“槟城急进党”改名为“急进党”,不再受地区之限制。

林苍祐以党主席的身份告诉与会者:“今天我们的重要任务是与各政党团结,争取自治早日到来。”

拒绝提名党主席
“联合邦的选举将要到来,这是学习民主,呼吸民主空气的好机会,急进党党员应勇于瞻望未来,面对挑战。”

他补充说:“我们有必要思及採取下一个步骤。”

甚麽是下一个步骤,林苍祐一向来的作风是不直截了当的把自己的主观强加在别人身上,但却是婉转而有力地要使到别人接受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他这样疾呼:“我们要由既定的基地突围,而把这艘船引入汪洋大海中。急进党在过去已打好基础,我们是不会失败的。”

这一席既明显而又不自我承诺的谈话,显然已产生影响力,急进党内大多数人接受与联盟合作的概念。

可是,就在这重要的时刻,林苍祐突然向党大会宣佈,他不再提名角逐党主席,只接受当副座。
与会者感到愕然,大家都不知道他葫芦裡卖的是甚麽药,一时议论纷纷。

林注旺见状,马上提名苍祐为党主席,但苍祐即刻表意不当主席,虽经再三劝说,他始终不改变初衷。

是甚麽道理呢?只有林苍祐一个人知道,当时没有人瞭解。

(七)马华天地更广阔
1954年6月急进党大会,林苍祐拒绝接受提名角逐党主席,他这麽做自有其算盘,因为这个时候马华公会已向他伸出触角,要他保留急进党员身分的同时,也加入马华的努力;而最佳之道是退居副座,不要当党主席。

这样,当他加入马华后,急进党还有党主席作发言人。同时他加入马华,也不会对急进党的存在有何不利。换句话说,在当时党组织都很鬆弛时,一个人具有双重身分是极平常的事。

他想得更远,他要在马华公会内闯一番事业,他要使马华更加壮大……。

没有人知道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做甚麽,但急进党党员都认为他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在尊重他的决定后,党员们支持林苍祐提名美农医生为新任主席。

美农医生是槟殖民地委任议员,也是民选市议员。

改选后急进党的阵容如下:
主席:美农医生,副主席:林苍祐,林注旺及叶真宝小姐(这位唯一的女市议员连升三级)。
秘书:拉曼纳,财政黄鲁坛。
总党督:伊士迈仄末。
委员:倪亚班医生、特拉汉、菲立普律师、巴裡拉、徐长生、陈清美及李天柱律师。

不久之后,林苍祐成为急进党的前锋,与党内一些华人领袖打进马华公会。他要在马华公会建立另一个起点。

时移势易策略变
从一个领导多元种族的政党转向参与单一种族的政党,是苍祐的一种政治战略,他经常都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地点採取不同的战略。过去的经历使他领略到:当需要转变时,你不能故步自封;当时代变化时,你要顺应。不要怕变,只怕你站着不变。

“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在甚麽时候坐上甚麽位置,以期处于不败的地位。假若紧抱不放,到头来是无从突破和改变现状。”

急进党在诸多党员同意下,1954年选举前加入联盟,成为其中一员,但由于急进党只局限在槟州,未具有全国性政党形象,在联盟内被聊备一格,起不了大作用。

反而是林苍祐医生带领一批急进党员加入马华公会,发生重要的影响,并导致日后马华起了根本的变化。

林苍祐基本上是接受陈祯禄和梁宇皋的邀请加入马华,不过在他加入马华之前,马华总会长陈祯禄却第二度辞去会长职位,原因是马华若干负责人在接受英殖民政府有关大选的方桉时,未与他磋商。

陈祯禄是1954年7月29日辞职,当时其子陈修信在伦敦养病。马华党员上下闻讯一致加以挽留。
林苍祐也针对此事发表意见:他形容陈祯禄是能够使到马华团结的领袖,而且与巫统关係密切,是受到华巫人民尊重的唯一华人领袖。

陈祯禄打消辞意后,于1954年8月5日来到槟城,呼吁槟城各政党加入联盟,且再次会见苍祐等人,要他加入马华。

在那个时候,双重党籍身份是被允许的,急进党人在保持原来身份的同时,也得以参加马华公会。林苍祐等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54年9月15日,被马华槟城分会选为工作委员会委员,以便和巫统代表商谈筹组槟州联盟。

这15名工委如下:王如山、陈日升、杨允全、徐长生、邱光辉、伍瑞琴、徐瑞意、梁锦耀、邱有益、谢清波、黄鲁坛、林苍祐、王景成、蓝宝财及李焕文。秘书是戴惠思。槟威马华并决定成立青年团和妇女组。

兵分两路进联盟
很显然的,急进党是分两路打进联盟:其一是以整个党加入联盟,让非华人党员也成为联盟一分子;其二是急进党的华人党员个别加入马华。

在这麽多人中,林苍祐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因为他于1951年成为槟州殖民地议员后,就逐渐崛起成为议会内的雄辩者和首席代表。

例如当1954年8月13日联合国大会主席班迪夫人(印度国家驻联合国首席代表)抵达槟城访问时,以林苍祐为首的殖民民地议员热烈欢迎。又如1954年12月31日印度总理尼赫鲁抵槟,也是受到林苍祐的迎迓 。

表现和声望是成正比例的,苍祐以他的才华赢得了声望。当他决定要打入马华公会时,就把重点放在马华,而把急进党交给了美农医生负责。

自此而后,林苍祐的名字和马华挂钩,相对的渐渐地与急进党的关係疏远,虽然急进党是联盟的一员。

为了显示槟州联盟的团结,急进党于1954年11月的槟岛市议局选举不派人角逐,支持华巫联盟的候选人吴源和(丹绒区)、依裡斯(日落洞区)及鸭都拉阿里(加拉歪区),(结果全胜)。

原本这3区的任期3年满议员都是急进党人,他们是李天柱(丹绒)、美农医生(日落洞)及叶真宝(加拉歪)。

不过,在威省地区,王保尼、陈清美仍保持急进党市议员身份,而余水清则是无党派市议员。
叶真宝是急进党副主席,她的想法是与林苍祐不同的,从来没有公开表示过支持急进党加入联盟,本身也没有参加马华公会。她的退引,确实有点令人意料之外。

(八)恶斗叶祖意媳妇
1955年1月23日,这一天是槟城殖民地议员选举的提名日。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林苍祐和他的支持者来到提名站,办理提名手续,参加加拉歪区选举。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接踵发生……。

因为,杀出一位豪门名媛,也走向同一个地方提名参加加拉歪区选举。

林苍祐一望,感到惊愕,来者不是别人,竟然是他相识的朋友,而且财势显赫。

这位名媛在提名表格上填上的姓名是黄绣娘。

谁是黄绣娘?相信在今时今日,鲜少人知道她的来头。黄绣娘不是别人,她是叶金和夫人。

叶金和又是谁?一查之下他是亿万富翁叶祖意的第二公子,因此黄绣娘是叶祖意的媳妇,她同时是急进党副主席叶真宝律师的母亲。

一向来的传统是长辈的退休,后辈接上。黄绣娘却打破传统,女儿厌战,老娘挂征。

她也打破另一个传统──女人不单主持家务,而且可以参加政治。

50年代的保守社会,只有少数妇女反传统而行,黄绣娘是其中一个。

当然,这和她的出身及家庭背景大有关係,作为叶祖意的媳妇,岂可抛头露险做男人的事?原来她的身份是十分特殊的。

创办万兴利银行
叶祖意是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今日的万兴利银行即是由他一手创办起来的。目前仍然是叶氏家族的主要生意之一。

如果你出生迟,没有听过叶祖意的名字 ,那你一定听过长辈提起“剃头意”这个人;尤其是经过红毛路(现易名为苏丹阿末沙路)看到一幢豪华的洋楼时,长辈会指说这是“剃头意”的大洋房。

叶祖意祖籍福建南安,诞生于1868年,家道贫寒。17岁隻身南来(1884年)槟榔屿,举目无亲,当苦力。随后在二条路路边执理髮业,被人称为“剃头意”。

“剃头意”不是凡夫俗子之辈,他经常到观音亭膜拜。有一天一位好心的客籍富商吴德志对他另眼相看,鼓励他从商。

虽然年幼失学,但他十分有头脑,先是从事糖业生意,向印尼购入原糖,稍后有所积蓄,便在威省种植蔗糖。

由于这个关係,他和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糖王黄仲涵打起交道。

在印尼最大的华裔富豪黄仲涵支持下,叶祖意成为“马来亚糖王”。黄仲涵和叶祖意深交后,更进一步把其女儿嫁给叶祖意的儿子,从朋友成为亲家。

其时,叶祖意生意得到更大的发展。在1890年创立“万兴利号”,发展银行业、油较业和地产业,又跃居成为银行家。

1952年5月26日,叶祖意溘然逝世,终年81岁,生前捐25万元给马来亚大学,声言设立中文图书部,对其他学校和福利机构也作了不少捐款。

他一共有6个儿子,大儿子连成,次三儿子连河及连鸿早逝,下来是叶金和、福和及福兴。

(九)糖王黄仲涵千金
黄绣娘是叶金和的夫人,叶祖意的媳妇已足以显示她的上流社会的地位和身份,但不止于此,黄绣娘还是东南亚糖王黄仲涵的千金。

提起黄仲涵,稍有涉及海外华人史的都对他的事迹有所闻。他的国际地位比叶祖意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仲涵,1866年11月19日出生于印尼中爪哇的省府三宝垄,他只比叶祖意长两岁。他的父亲黄志信于1858年离开福建同安南渡,落脚在爪哇三宝垄,几经奋斗,开设了建源公司,从事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土产生意。后又把生意扩大到经营典当业、邮信、树桐业及鸦片等,财源广进。

当黄志信于1901年逝世时,给他的次子仲涵的遗产是700万美金及1000万荷兰盾。凭着这巨大财富,加上和当地荷兰殖民地长官关係良好,仲涵把建源公司的业务扩展至糖业,除了种植蔗糖外,并开设了9间糖厂。

他生产的糖不但佔印尼市场60%,而且远销至世界各界。叶祖意就是因为需要糖供和黄仲涵成为好朋友。

接着,仲涵把他的事业伸入银行业和船运业,在印尼崛起成为首富,被誉为印尼糖王乃至东南亚糖王。

世战避居新加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后,黄仲涵为避开荷兰政府的重税,暂居新加坡,归化为英籍民。

在新加坡,他捐15万元给莱佛士学院作为创办费,又捐10万元建筑华侨中学礼堂。

1924年,他病逝新加坡,终年58岁,遗体运回三宝垄安葬。其墓志铭曰:“其人有异算奇谋,握许多轮船银行,地皮产业,鼎鼎大名惊宇宙。此地如龙盘虎踞;最难得山峦拱卫,潮海潆洄,隆隆吉穴向乡邦。”

新马的华人领袖后来成为千万富翁的,也与黄仲涵有关係,例如李光前、陈六使及李延年等都曾受过黄氏的恩惠而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

仲涵共有8位太太,生下26名子女(男女各一半),黄绣娘即为其中一位。多数子女都有受过良好的留学英国的教育。

黄绣娘还有一位妹妹黄腰在较后时也嫁给叶祖意第三公子福和。不宁唯是,黄绣娘的另一位姐妹黄惠兰,是中国国民政府时代着名外交官顾维钧之夫人。

显赫家世作后盾
顾维钧在1915年,28岁时被中国任命为驻美公使,较后又任驻英国公使。1922年奉召回国出任外交总长。1931年升为署理外交部长,及后出使法国,接着再先后辗转为驻英及驻美大使。(一直担任到1950年离职)。

黄绣娘的身份介绍至此,相信读者已有印象,但说得更近一些,1983年10月遭绑匪枪杀的万兴利银行执行董事叶龙安局绅,乃是她的侄儿。

黄绣娘有糖王父亲黄仲涵和马来亚糖王叶祖意的声望作后盾,对林苍祐的竞选无疑产生一种心理威胁(当今马来亚的糖王郭鹤年是后期崛起的糖王,在他之前,黄仲涵和叶祖意是他是先行者)。

林苍祐有的是政治威望和民众的力量;黄绣娘有的是糖王的遗威和富甲一方的气势。这一场仗林苍祐虽然蛮有把握,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挑战者是个不平凡的名门淑女。

(十)豪门淑女轰苍祐
黄绣娘挟着显赫的家世向林苍祐挑战,是1955年槟州殖民地议员竞选中最引人侧目者,也成为报章重视的新闻。

槟州总共划分为14个选区,联盟(包括巫统、马华和急进党候选人)参加14席,威省劳工党5名,国民党3名,槟劳工党1名及无党派(独立人士)3名。其中4区为联盟候选人不劳而获。剩下的10区由20名候选人展开争夺战。

1955年选举的形势对联盟至为有利。参政司宾汉已宣佈槟城大部分为白区,同时在联盟据理力争下,获得英殖民政府让步,在1955年举行全国普选,由民选议员在议会佔大多数。

林苍祐作为联盟的候选人是满怀信心的,以他过去在政坛的表现,他深信自己必然能够经得起考验。

另一方面,黄绣娘也十分乐观,她相信选民会像在3年前支持她的女儿叶真宝一样的支持她。(叶真宝于1951年代表急进党成功地在加拉歪区当选市议员。)

黄绣娘是住在加拉歪律叶祖意的豪华洋楼,她是在叶祖意过世两年半后介入政治的。在这之前,绣娘为人所知是叶金和夫人,而她的女儿则风头甚健,在市政局内是唯一的女议员,备受议会尊重的人。

叶真宝当3年的市议员并没有让选民失望,她尽其所能改善市区的环境。不过,她显然不大同意林苍祐把急进党带入联盟,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从她的急流勇退和不反对她的母亲绣娘出来参加竞选以对抗林苍祐看来,她是站在她母亲这一边。

叶真宝幕后支持
叶真宝律师基于这个缘故,未参加竞选,因为她本身仍然是急进党副主席,不便与同僚林苍祐正面对峙。

黄绣娘既无党无派,参加提名竞选是名正言顺。既然她女儿于1951年市政局选举中在加拉歪区脱颖而出,得票最高,计1143票,她没有理由会失败的。

叶真宝不反对她的母亲参政,也是认为胜利机会相当高。于是母女俩为竞选工作大费周章,又发文告,又作演讲,又沿户访问,因为对手是林苍祐,不是无名之辈。

在瞭解到劲敌当前的情况下,黄绣娘分两路炮轰林苍祐。首先她指责英政府袒护政党候选人,拒绝无党派候选人在电台作广播是不公平的,以争取选民的同情和支持。

接着她把矛头对准林苍祐,谴责林苍祐“出卖”急进党。她质问:急进党是否有开过大会授权党魁参加联盟?”

这一情报,相信是她的女儿叶真宝所提供。

她冷嘲热讽地讥笑林苍祐:“一个有毅力的领袖决不会‘中途换马’,不会爬往跟随联盟的‘驿车’。”

她疾呼选民:“抛弃辜负人民的所谓领袖。”

词锋锐利的黄绣娘,不放过任何的机会来打击和贬低苍祐形象的意图。

急进党秘书辞职
她在告选民的文告书中说:“当林苍祐在1953年参加日落洞区市政局议员选举时,曾许下诺言,如果他落选将退出政坛,但他是否遵守诺言?”

林苍祐确然在1953年的市政局选举中败北,但翻查旧报,并没有刊登有关他失败将退引的谈话;这也许是急进党内不满林苍祐把党带进联盟者提供的“情报”。

更进一步,黄绣娘抨击林苍祐放弃急进党的原则。她责问道:“这样做是否为了要争取做官和更有机会往上爬?!”

她解释她之所以用独立人士的身份参加选举是不要受到吉隆坡的指示,不要联邦政府加强意识在槟州议员的身上,更不要看到槟州殖民地议会是一党天下。

响应黄绣娘对林苍祐展开“体无完肤”攻击的是急进党秘书拉玛,他公开宣佈辞卸秘书职,并反对急进党投身入联盟。

他说:“急进党是不分种族的政党,但联盟却是由种族性组成的机构。”

为支持黄绣娘的论调,拉玛质问林苍祐等人:“为何不与党员磋商急进党加入联盟事?”

显然,反对急进党参加联盟的中委只佔少数,大多数中委已同意和联盟合作,与马华公会挂钩。

这些少数人想借助党员大会来推翻急进党加入联盟组织,但当时形势比人弱,并未引起共鸣。

黄绣娘在整个月的宣传运动中,一刻也不放鬆对苍祐的攻击;她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她要一炮而红。

对着这位来势汹汹的“铁娘子”,林苍祐是无动于衷的,他避开对手的所有人身攻击,而不与她争辩,更不与她纠缠不清。

他熟透了政治的技巧,对待甚麽人用甚麽样的策略。他似乎受到孔子的影响:不与女人争。

因此他的政治攻势是针对大问题,他抨击马来亚国民党的领袖言论不负责任。他说:“这些人为仇念所激,是不能容忍异议的自私者。”

国民党领袖拿督翁于1951年离开巫统,另组独立马来亚党时,曾得到马华领袖的支持,更有一些马华领导人加入独立党。但后来马华转向与巫统合作,激怒了拿督翁,造成拿督翁从拥护各族利益到指责马华反对公民权法律,反对教育法令,且要求设立华文大学对抗马来亚大学,更指责马华公会与台湾国民党有联繫,企图将马来亚变成“中国第20省”。

(十一)奠定在政坛地位
林苍祐面对黄绣娘的强力挑战和凌厉攻击,他向选民解释:政党团结、争取自治和独立早日到来的重要,也否认“出卖”急进党,表明其用心,是要结合更大的政治力量,达成独立的愿望。
他认为殖民地议会举行选举,是朝向自治的一个重要步骤。

曾任急进党首届秘书的山尼比礼(在社阵执政时,他是乔治市议会的秘书)则支持林苍祐将急进党带入联盟。他列举联盟政纲内的大目标是要为人民服务,他否认急进党已失去原则。

他说:“国内政党的合作,将能更早实现独立而当家作主的愿望。”

政策性的演说比对个人的攻击和挑剔是更能使人信服的;但对个人抨击又往往能激起一些效果。不过,越过了头不是取胜的捷径,有时候可能会弄巧反拙。

一战落败失踪迹
黄绣娘没有预见这一点,她过于自信的认为要打倒林苍祐,必须破坏苍祐的形象。

可是,情绪之言只能逞一时之快,不能取信于大部份群众。当选举揭晓时,林苍祐终于以绝大多数票打败黄绣娘,从此奠定他在政治上的地位。

黄绣娘失败后,就在政坛消声匿迹,从此埋名隐姓,不问政事。1956年,她的女儿叶真宝移居新加坡,下嫁外籍人。绣娘较后也离开槟城,往事如过眼云烟,但回想起来又是历历在目。

在林苍祐投身于竞选时,他有一位好帮手,这个人就是后来被人形容为“蚱蜢”的林维雄,他为苍祐进行招贴工作,四处奔波拉票宣传,无所不为。

另外一个和林苍祐同时加入联盟的就是大山脚急进党市议员王保尼,他在大山脚以绝大多数票取胜。

林苍祐把王保尼带进联盟和马华公会,对他诸多匡助,他是王保尼难以忘怀的恩人和领袖。

谢成金中选议员
还有一个与林苍祐的母亲有亲属关係的谢成金,于提名日在丹绒区(北海岸区)中选议员。
这两个人在日后有一场恩恩怨怨,暂且按下不提。

值得一提的是,急进党主席美农医生以联盟候选人身份在日落洞报捷;而另一位急进党员阿日斯在提名日,不劳而获东海岸区峇六拜州议员。

阿日斯后来加入巫统,成为州行政议员和代首席部长,权贵一时。但一件趣事须在此带过,当1951年阿日斯以急进党候选人身份参加日落洞市政局议员竞选时,他宣告落选;同时他的夫人以巫统候选人身份参加加拉歪区选举,也被击败。

夫妻同时参加竞选,却隶属不同政党,命运一致,不失为政坛佳话。1955年,阿日斯获得翻身,他和林苍祐有一段久远的交情。

1955年槟州殖民地议会选举成绩列下:
槟岛北海岸区(丹绒武雅):谢成金(联盟/不劳而获)。
槟岛东海岸区(峇六拜区):阿日斯(联盟/不劳而获)。
槟岛南海岸区:胡申(联盟/不劳而获)。
槟岛西海岸区:惹哈森(联盟)4328票(中选)、巫宗发(独立)1775票。
丹绒东区:黄鲁坛(联盟)4616票(中选)、阿都华合(国民党)1641票。
丹绒西区:阿武峇加(联盟 )2681票(中选)、查加尔亚(国民党)734票。
日落洞区:美农医生(联盟)5074票(中选)、沙里夫(国民党)764票。
加拉歪区:林苍祐医生(联盟)1535票(中选)、黄绣娘(独立)635票。
威省中部:摩哈末洪(联盟/不劳而获)。
威省北部:哈森阿旺(联盟)3492票(中选)、伊布拉罕(威劳工)1812票。
海区:黄宗祺(联盟)3492票(中选)、温源容(威劳工)1812票。
峇都加湾区:森南尔(联盟)2815票(中选)、康大衍(威劳工)589票。
威南区:哈森苏拉曼(联盟)2076票(中选)、林德和(威劳工)821票、阿都拉沙美(独立)672票。
大山脚区:王保尼(联盟)4966票(中选)、邱如彦医生(独立)858票、王财玉(威劳工)187票。
14个民选州议席,联盟全胜。另由英政府委任10人,再加上参政司为当然成员,合共25人组成第1届多数席民选槟州殖民地议会。

于是,槟城政治又启开新一页。

(十二)控制殖民地议会
1955年是马来西亚史巨变的一年,政治自治的口号响彻云霄,全国各地州议会的选举显示联盟获得扫荡性的胜利,跃居成为执政党和最大政党。原本居政治主流的马来亚国民党则节节败北。

这一年,有许多条件对联盟是非常有利的:其一,联盟表现出能够通过各种族性政党的合作发挥力量,尤其迫使英殖民政府让步,及早还政于民;其二,联盟也对1952年英殖民政府颁佈的教育法令不满,乃与华教团体,主要是教总和董总磋商。

在这方面,马华公会积极的行动,以反对1952年教育法令。

它的背景是这样的:这项法令是英殖民政府根据巴恩报告书而拟定的,它拒绝了芬吴报告书(巴恩报告书委员会于1950年成立,由5位英国人和9位马来人组成,它建议设立单一的国民型学校制度,以英文和马来文为媒介语。芬吴报告书则于1951年由芬尔博士和吴德耀博士草拟,认为华教的存在是与建立马来亚国民意识一致的。)

1952年教育法令认为华文和澹米尔文是第三种语文,而华校和澹校不能成为国民教育制度的一部份。如要在国民学校教导华文和澹米尔文,至少须有15名学生提出要求。

华校发展被限制
此外,英政府并对华校的发展作出一些限制,例如华校教师要享有新薪金制,先决条件是教师的聘请、课程、教科书必须要得到教育部批准,剥夺了华校董事会的权力。

教总和董总在这种情形下结合了华团的力量,一致反对1952年教育法令。接着,马华公会介入支持。1953年,马华、教总和董总成立“三大机构”,以维护华教。

1954年英政府由于“国民学校”计划耗资过大,又加上华社反对,就委任一支特别委员会研究教育开销,因而有所谓1954年教育白皮书的发表。这份报告书主要在于重组华校和印校,实施三重语文教育,且在华印校中推行英文媒介班。

华社掀起一片反对涨潮,并进行筹款运动,倘使英政府切断对华校的津贴。

1955年正月,董总和教总负责人在马六甲与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商谈,巫统领袖东姑阿都拉曼也在场。

会上同意如果联盟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将修改英殖民政府的教育法令和承认华校的地位。联盟的竞选宣言包括了这一点。

林苍祐于1954年加入马华工委会后,就被推选参加联盟的工作和关注教育问题。

无可否认的,苍祐在加拉歪区中选殖民地州议员后,其身份和地位进一步提高。

在槟州殖民地议会中,他是联盟首席议员。换句话说,他领导14名联盟民选议员在议会内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行政权利仍然操在参政司宾汉的手中。

例如,1955年4月16日,林苍祐在槟州殖民地会议内动议:“本会议为与联合邦其他各州採取一致行动,应以马来语及英语为官方语言,本议会应委任特委会,以提供建议,俾对1948年马来亚联合邦协定作必需之修订以将动议付诸实行。”

此动议受到官委英籍议员反对,但因民选议员佔多数,且属于联盟议员,苍祐的动议乃获得通过。

这显示了林苍祐已控制了槟州殖民地议会。

(十三)在马华党内崛起
在马华公会,林苍祐崛起成为马华中央领袖之一。1955年3月12日,他被马华公会推举为参加全国联盟会议的马华代表之一。其他人选有:陈祯禄、梁宇皋、李孝式、朱运兴、黄赛南、叶金福、翁毓麟、梁长龄、陈修信、陈世英、符兹美及彭亨州代表一人,共16名;巫统方面也派出16人。

接下来是联盟积极部署应付1955年7月的首届联合邦立法议会(相等于今日的国会)大选。根据规定,联合邦立法议会由99名议员组成,其中52人是民选议员,官委32名,官职议员3名,各州州务大臣9名及槟甲议员2名。

这意味着,1955年的全国大选只有52个席位是民选的;在议会内佔多数席的政党领袖,将出任联合邦首席部长。

可是,在选民册内,总数128万选民中,马来选民佔了84%,华人佔11.2%,印人只佔4.6%。
由于这样,当巫统和马华的联盟内讨论议席分配时,一些巫统党员指责巫统领袖向马华作过多的让步,建议分配12席给马华。但马华认为不公平,最终达致巫统37席,马华15席,印度国大党一席也没有分配到。

联盟面对最大的劲敌是拿督翁领导的国民党(Party Negara),后者派出29名马来候选人及1名华籍候选人角逐;其他较小的政党有回教党、劳工党及人民进步党。

槟影子首席部长
林苍祐并没有参加立法议员选举,他本身在较早前也否认。事后看来的理由是:苍祐既然是槟州殖民地议会(相等于是今日的槟州立法议会)的首席议员,而这个议会将推荐1人出任联合邦立法议员。他是当然的人选,因此不需要参加提名。

所谓首席议员是指在议会内佔多数席政党的领袖,而且具有代表性。只是当时马来亚尚未独立,槟州的行政权力操诸在参政司手上,以致未能把“首席议员”,当成“首席部长”。

不论有没有确定的名堂,林苍祐在很大程度上已可被视为未来的“槟州首席部长”或“影子首席部长”。

联合邦立法议会选举于7月25日投票,在天时地利下,联盟赢得扫荡性的胜利,总共取得51席,另1席归回教党拥有,槟州的两名华人民选立法议员是戴惠思和徐瑞意。

其他当选的马华立法议员有:马六甲的陈修信、太平的谢启皋、怡万区的梁宇皋、近打南区的朱运兴、吉隆坡西区的翁毓麟、吉隆坡东区的谢有吉、雪兰莪中区的李荣德、芙蓉区的林纪祥、柔佛南区的陈銮峰、柔佛中区的张子宗、麻坡南区的陈宣国、亚罗士打区的李天与及吉打南区的林廷光。

林苍祐和吴志渊分别被槟城及马六甲的议会所推荐,再加上马华商联会的两名代表,种植业和锡矿业各两名代表,另外联盟委任的两名遂使马华的阵容增加至25人。

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誓就任联合邦首席部长。他的内阁主要成员是:教育部长阿都拉萨、副教长朱运兴、天然资源部长伊斯迈医生、交通部长李孝式、农渔业部长阿都亚兹、副农渔部长佐哈里、卫生社会福利部长梁宇皋、副部长阿都拉曼立、劳工部长善班丹、邮电部长翁毓麟及工程部长萨顿等。

林苍祐未入阁,但被推举为联盟党鞭。既是槟州首席议员,又是联盟党鞭,他的身分和地位再次提高。

(十四)参与修改教育法
1955年7月大选后,联盟作了两项重要的措施:其一是与马共代表在华玲谈判(1955年12月28日),结果谈判破裂。参与谈判的马华代表有陈祯禄和朱运兴,林苍祐没有参加。

不过,另一项针对教育法令的修改,林苍祐是其中一员。这个委员会于1955年9月4日成立,以教育部长阿都拉萨为首,成员有善班丹、苏来曼、森苏丁、阿都阿兹、朱运兴、林苍祐、赛纳阿比丁、拉曼达立、加沙里、梁长龄、阿都哈密干、李天兴、吴志渊及莫哈末伊里斯。

1956年5月6日,委员会发表其报告书,定名为1956年教育报告书(或称拉萨报告书)。其内容要点如下:“本邦教育政策的最后目标,必须为集中各族儿童于一种全国性的教育制度下,而在此教育制度下,本邦国语为主要之教学媒介。但本委员会亦承认,达到此种目标,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逐步推行。”

“一个被人民接受的国民教育制度是: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来促进他们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在使到马来文成为国家语文时,也保留和发展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小学将分成两种,其一是国民小学;其二是国民型小学,其教学媒介语可用英语、华语或澹米尔语。”

“至于国民型中学,将採用共同的课程和考试。这些学校的教学媒介语并非至为重要,超过一种语言的媒介语可使用。”

这就是说,中学可以接纳津贴而成为国民型中学,以适应政府的教育政策。

锺中学潮惊全国
教总认为这份报告书强调马来文和英文,忽略了中文。接着,政府宣佈初级教育文凭和教师合格考试以英文出题,激起董教总的大力反对。

更严重的事情是:政府推行国民型中学制度,导致槟城锺灵中学于1956年11月23日发生严重的学潮。

学校注册官宣佈关闭三星期,有68名学生被开除学籍。

这件事轰动全马,尤其是华人社会。而锺灵中学是第一间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当时的董事长是王景成,校长汪永年。经过申请后,有16名学生获准回校或转校。

虽然是拉萨教育报告书小组的成员,林苍祐显然对报告书未在立法议会讨论,即被联合邦教育司朋思加以实施而致公函给全马华文中学,是否愿接受津贴成为国民型中学,但须履行20项条件感到不悦。因此马华公会也与董教总联席会议讨论此事,并向教长提出反建议,要求废除20项条件,另行公佈新条例。

对于锺灵中学的学潮,林苍祐于1957年4月5日发表这样的评论:锺灵中学的学潮,如在华文教育身上的一粒疮,没有医治之前,应先研究其根源,不要以为外面敷药即行。

他说如果不把疮内的东西拿出,根本问题依然存在。

他同情学生面对的遭遇,他认为锺中董事长王景成及常务董事应对68名学生被开除之事负有重大责任。

弦外之音,林苍祐是不赞同通过开除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马华公会也因为这件事成立委员会,调查学潮和教育问题。

由于教育问题,一直未能妥善处理,终于演变成政治问题,马华公会因此在日后蒙受很大的伤害。

林苍祐预见问题的严重性,他深深地感觉到在马华公会内,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进行──公民权和选票。

(十五)疾呼华人成公民
任何一位志向远大的从政者,都会在党内外建立其他地位和形象,缺一不行,林苍祐也没有例外。

他在加入马华公会之后,表现了他的才华,逐渐赢得支持。在党外,他成为槟州中华总商会董事,由1955年到1959年出任当然董事。

在担任董事期间,林苍祐提出了他的远见,他促请董事会考虑兴建多层大厦,将之分租,必有盈馀。可惜他的建议未能获得完全接纳,商会只兴建三层楼大厦(即现代旅社)。这就是今日位于九间厝和华盖街交界处的建筑物(目前商会办公室已迁至槟州华人大会堂,旧址租给商业机构)。

此外,林苍祐也是槟城国际青商的发起人,以鼓励年轻一代的商人培养出组织和领导的力量。
虽然如此,林苍祐仍把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政治活动方面。他认为政治是最重要的,华人如果没有政治权力,将没有办法争取和改善应有的地位。

为此,林苍祐不断地呼吁华人登记成为选民,以期在选举时发挥作用。这是由于1955年的大选时,华人选民十分有限,要争取更多的议席也不容易。

同时,他也确定华人必须申请成为公民,不能犹豫不决,更不能拥有二心;尤其是在马来亚独立前,华人不能只做观众,而是要全心全力投身于独立运动中。

对于马华公会,林苍祐当时是充满豪情和热忱的,他要居住在马来亚的华人都成为公民。

在这方面,他和中国总理周恩来(已故)的看法是一致的。周恩来于1955年访问新加坡时,向新加坡首席部长马绍尔传达中国对海外华人的意向,他促请海外的华人效忠于居住国。这个观点普遍受到海外华人政治领袖的欢迎。

很明显的,林苍祐的意愿是要马华和华人一体;这两者是否可分割的。鉴于马华公会本身的组织仍未趋健全,如果没有改革,将不容易号召华人团结一致,是以1957年3月8日的马华高级委员会议中,林苍祐以主持人的身份提出革命性的言论。

他建议改组马华,加强基层组织,协助华人申请公民权,推动华人加入马华公会。

他同时提出一个尖锐课题,他要马华公会针对中国的政治表明明确的立场。他说:如果国共和谈实现,马华必须研究所应採取的的立场。

林苍祐的这一言论,暗示着马华不能再与中国任何一方面有暧昧关系,而是要以马来亚的主人看待国共问题。

这一思潮的推引,造成当权派的马华领袖大为不满,他们这批与国民党有密切关係的人,岂能允许林苍祐提出“新思潮”。林苍祐的改组马华建议终于碰了钉子,主要的原因是马华当权派中不乏国民党人或亲国民党分子,他们不能也不接受林苍祐的革命行动。

苍祐这样子做,目的在于排除和驳斥某些马来领袖对华人的效忠提出质疑。国民党的拿督翁就曾指控“马华公会与国民党有关係,且意图将马来亚变成中国的第20个省”。

又如劳工党发起人苏比(后加入巫统,成为国会议员,曾任新闻部总监,马来亚驻巴基斯坦大使),也曾指责“马华是台湾的工具”。

华团马华大对抗
马华要摆脱与国民党的关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过问题的进一步暴露是在华团大会后重新挑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联盟在1955年大选胜利后,直接与英国谈判,终于1956年2月8日达致协议,同意马来亚于1957年8月31日取得独立。

协议签署后,英国委任一个以李特爵士为首的宪制调查团,到马来亚听取各方意见。

当时,在霹雳州的刘伯群号召下,全马华团1094单位举行代表大会,通过向宪制代表团提出4点要求:
(1)凡在马来亚出生者,一概成为公民。
(2)外地来马居住满5年者,申请公民权时无须面对语文考试。
(3)马来亚公民之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
(4)列华巫印文为官方语文。

大会成立了一个以刘伯群为首的15人工委会:刘伯群(霹雳)、叶茂达(森美兰)、王景成(槟城)、陈贞舜(丁加奴)、林坚固(吉打)、余金鉴(柔佛)、梁长龄(马华商联会)、梁志翔(董总)、曹志辉(雪兰莪)、陈期岳(马六甲 )、林连玉(教总)及蔡荣兴(雪华人行团总会)。

反之联盟向李特宪制调查团提出的备忘录中未提到列华文为官方语文,遂引致刘伯群等人的抗议。他和陈期岳领导华团和马华公会对抗,虽然他们两人当时仍是马华的领袖之一。

批评华团英伦行
换句话说,马华公会对宪制的论争产生分裂,林苍祐并不属于刘伯群派,但也不全然是陈祯禄派。

当华团工委会于1957年4月14日决定派出刘伯群,陈期岳、林连玉及叶茂达赴伦敦请愿时,林苍祐作出批评。

苍祐是以马华组织主任的身份发表谈话。他说:“华团代表这样做是对国家和华社不利的。”他也指责这些人中的某些人宣誓效忠于台湾,而使独立问题变成论争课题。

他显然是影射刘伯群和陈期岳。

由于“华团代表团”涉及国外的政治,成员之一的林连玉宣佈不参加前往英伦。他指责1956年有人企图通过台湾方面的关係来解决本地问题。

他说:“马来亚的华教问题应在本地解决,不要利用外来影响。”

因此,教总本来改派沙渊如代表林连玉参加刘伯群的行列,旋后又告退出。这样一来,代表团的分量被削弱。

东姑阿都拉曼更是一口咬定刘伯群等人是国民党要员,拒绝接见他们。另一方面,林苍祐对林连玉的决定表示激赏,他同意马来亚的问题应在国内自己决定,不要借助外来的力量。

林苍祐和林连玉也因此有了较好的交情。

(十六)学潮带动反对党
林苍祐和林连玉的渊源始自锺灵中学的学潮后,一个以从政者的身份过问教育问题;一个则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华教斗争,而他们之间的媒介是“三大机构”作连系。

“三大机构”即指马华、董总和教总组成的教育委员会。

林苍祐是马华调查学潮小组的成员之一,其他人有梁宇皋、黄奕忠、翁毓麟、陈修信、朱运兴及杨邦孝。

林连玉则是马华三大机构的教育小组成员之一,负责调查锺中学潮。其他成员是吴志渊、李润添、符兹美及严元章。

锺中的学潮在后来成为政治课题;劳工党也展开签名运动要求收回开除成命。因为马华公会在处理教育问题方面未能立竿见影,反对党的力量从中膨胀。

刘伯群和陈期岳矢口否认与国民党挂钩,他们声称决定到伦敦请愿,如不成功,要向联合国提出上诉。

进一步,陈期岳反指控陈修信亲中国大陆,起因是陈修信于1957年4月19日倡组考察团前往中国。但考察团的两名团员李延年和郑隶讲明纯粹做生意,与政治无关。

马华公会分两派
陈期岳似乎採取报复手段,不甘示弱,促请政府扣留陈修信这一批人。

他的要求自然未受理会。不过,从陈期岳的语气中,反映出马华公会内存在着亲台派和非亲台派的派系。

刘伯群和陈期岳的举动,也在马华党内引起关注。当权派动议解除他们的党籍,侨生公会表示反对,侨生公会的人包括林苍祐、吴源和、谢敦禄、李长景、辜承福、周文意、林耀椿、林学易及徐瑞意。

林苍祐是不赞同刘伯群的手法,但未否定他们提出建议的权利,而且言行间没有反对华团的议桉,只是不能同意有外来者插足其中。

马华内部相互倾轧,使到反对党有抬头的机会。

在槟州方面,劳工党通过市议会的选举取得立足点。中选的议员包括南玛纳旦、陈朴根、林建寿、黄添寿和崔耀才等。

在怡保,人民进步党的DR辛尼华沙甘崛起成为“华印族英雄”。在吉隆坡及各大城市,劳工党势力开始成长。

(十七)王保尼出任首长
1957年是马来亚历史的分水岭。联盟在1955年的选举取得胜利后,从自治走向独立。

独立意味着马来亚人民摆脱殖民地的统治,而由人民直接选出政府。作为联盟主席的东姑阿都拉曼将在独立后成为马来亚的首任首相,槟城及马六甲也将各选出一名首席部长。

谁将是槟州的第一任首席部长?市面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按照附属于联合邦宪法内的槟州宪法规定,首席部长将是行政长官,是属于政治性职务;州长或称州元首则是非政治性的最高的统治者。

在那个时候,首席部长职非林苍祐莫属,但是煮熟的鸭子为甚麽会飞掉呢?其中的过程是曲折迂迴的,又是值得回味的。

话说1956年底,锺灵中学爆发了学潮,有68名学生被开除后,林苍祐便忙于处理教育问题,为学生的复学请命。接着在1957年1月4日,槟城因庆祝市政局100周年纪念而举行大旗游行,不幸爆发冲突事件,造成紧张局面,华巫间的感情受到伤害。

为平息不安,全槟华团举行大会,成立亲善小组,林苍祐被选为委员之一。其他成员有伍瑞琴、徐瑞意、谢成金、李典谟、苏承球、陈朴根、谢丕益、王景成、崔耀才、李焕文及黄鲁坛。

学潮骚乱惊槟州
学潮和骚乱成为1957年槟州的两大事件,林苍祐以首席议员的身份肩负重任。同时,他也是槟州联盟主席,但没有担任槟州马华主席,当时是由华社领袖伍瑞琴出任。不过,林苍祐已崛起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论从那个角度看,首席部长已是他囊中物。

报章上的预测是:林苍祐是首席部长的热门人物。霹雳州的马华公会则推荐陈祯禄出任第一位槟州州长。槟州中华总商会建议州长改为民选,而非委任。

到了1957年8月4日,报章刊出的头条新闻如下:槟州州长将由联合邦立法议会议长拉惹马达出任,首席部长是林苍祐医生。马六甲州长是陈祯禄,首席部长是奥士曼(霹雳州助理州务大臣)。

这些预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呼之欲出的。因为在较早的时候,东姑阿都拉曼已劝过林苍祐,要他在槟州组织州政府。

东姑向林苍祐说:马来亚于1957年8月31日日独立后,槟州需要一位首席部长,你是最适当的人选。

林苍祐没有正面答覆东姑,也未一口承诺。他心中有更大的目标,首席部长不是他从政的最终理想。他要为全国人民服务,他要在政治的大风大浪中带动华人介入国家政治的主流。

王保尼从中冒起
对其他人来说,首席部长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乐而不为呢?但在林苍祐看来,不做首席部长并不会降低他的身份和地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因此,林苍祐向东姑阿都拉曼推荐一位人选。他告诉东姑:“王保尼是适当的首席部长人选。”
东姑一听感到愕然,马上问道:“谁是王保尼?”在东姑的印象中,王保尼并没有列入他的人选中。

王保尼不是何方神圣,他是大山脚的一名英校教师。原是林苍祐急进党的党员,1953年代表急进党参加大山脚市议会选举告捷。旋后他又追随林苍祐参加马华公会,1955年的殖民地议会选举,中选大山脚区州议员。

联盟在殖民地议会中的胜利,遂使到林苍祐、王保尼和谢成金共乘一条船。林苍祐是首席议员(因英国仍派出参政司宾汉掌权,首席议员是在独立后晋身首席部长的踏板),王保尼是政府工商委员会主席,谢成金是交通及地方政府主席。

在华人议员中,如果林苍祐不做首席部长,剩下具有希望出任的就是王保尼和谢成金了。

事实上,在苍祐未正式表态前,他已经在担任相等于首席部长的职务了。例如1957年7月12日独立前夕的殖民地会议中,林苍祐已是议会中的领导人物。参政司宾汉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出席会议,下一次的会议将是改朝换代了。

槟州掀开新一页
林苍祐代表联盟政府,提出接纳槟州州旗和州宪法。

他提出的动议如下:“本议会欢迎联合邦立法议会第41号报告书内所列之宪制建议及其附件,并欢迎1957年8月31日建立马来亚联合邦为独立自主国之努力,本议会尤表示支持附件中之槟州宪法草桉。”

谢成金没有出席当天会议,苍祐的法桉获得了议会的接纳。

历史终于记载:林苍祐是第一位引导槟州成为马来亚独立国一部份的人,他为槟州掀开新的一页。

也因此,他和槟州结下深厚的情感!

通过州宪法后,下来就是挑选首席部长。

东姑阿都拉曼再三希望林苍祐亲自出马,领导槟州政府。但林苍祐提出丁父忧的表面理由加以婉拒。

苍祐的父亲林萃龙于1957年5月27日逝世,6月2日举殡安葬。
在一篇文告中,林苍祐表明因种种理由,包括父亲的逝世使他不能接受首席部长职,他对推举者表示内心的感激,这个人就是东姑。
他个人认为王保尼是适当的人选。斯时王保尼是46岁,比林苍祐大8岁。

由于林苍祐放弃出任首席部长,槟州马华公会内也因为职位之争展开一场权力斗争;一方是支持王保尼的,另一方是支持谢成金的。论财势谢成金远胜王保尼;论关係,谢成金也比王保尼更有条件,因为他和林苍祐还有一段亲属关係。

林苍祐这个人很少感情用事,他不帮谢成金,自有其理由,但理由何在,至今仍是个谜。谢成金已过世,他死后也许遗憾,林苍祐破他当首席部长的美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57年7月16日,槟州联盟召开会议,讨论首席部长人选,会议在中路巫统大厦内举行,由林苍祐担任主席。出席者包括:美农医生、谢成金、哈森宾哈旺、王保尼、伍瑞琴、阿比珍(槟巫统主席)、阿武峇加、黄宗祺及岑亚就等人。

会议开始时,林苍祐解释今日是要选出首席部长,关係到槟州的未来,请各位慎重考虑人选,结果有两人被提名,一是王保尼,另一位是谢成金。

在投票前,双方已展开拉票工作,势均力敌。开票结果竟是6票对6票,不相伯仲。这使到苍祐很伤脑筋,他宣佈休会。

这个时候,电话响起,来电话者的不是别人,正是东姑阿都拉曼,他第一句话就问林医生选举怎麽样?

林医生告诉他票数相等。

东姑马上说:“既然这麽麻烦,干脆由你出任好了,免得日后再有问题。”

“不行,按民主秩序选举中途,应该由这两人中挑选一个。”苍祐回答。

“那麽,你做为会议主席,投下你决定性的一票吧!”东姑知道再也劝服不了苍祐。
苍祐告诉东姑,他属意王保尼,东姑表示接受。

一票决定槟首长
複会时,林苍祐已胸有成竹,他帮理不帮亲,在会议上宣佈投王保尼一票。主席的决定票,等于是投了2票,因在较早时他已投一票,王保尼才有6票。

林苍祐这一票,改变了王保尼的一生命运,由一名穷教师摇身一变成首席部长。

林苍祐这一票,也判决谢成金的政治命运,不能再升级。一生的抱憾唯有英雄无泪,难过得十分不甘愿。他不是输在别人的手上,而是输在林苍祐这位亲戚手中的一票。

王保尼内心的激动几乎热泪盈眶,林苍祐虽然比他小,但在政治上却是他的教父。感激之馀,内心似乎欠下苍祐一笔难以偿还的人情债。

大局已定,王保尼着手组织他的州政府。他把林苍祐扶上州内阁(行政议会)的督察员,其他行政议员有谢成金、黄宗祺、阿兹斯,哈森宾哈旺及美农医生。

冥冥之中似乎是早有定论。林苍祐在日后料想不到因为婉拒东姑的好意,而使东姑耿耿于怀,结果后来在政治上出师触礁,与东姑反脸成仇。
林苍祐在中国一家商店参观购物。
林苍祐参观中国制造的拖把机。 廖承志设宴款待林苍祐,两人举杯共饮。 1951年林苍祐被英殖民地政府委任为州立委(槟州议员)后,锋头甚健,跃居为首席议员。图为林医生在槟城机场迎接倒访的联合国主席班迪夫人(印度)。
不久之后,林苍祐着手组织槟城急进党,参加乔治市议会选举。结果有六名党员中选,包括富豪叶祖意的孙女叶宝真律师,图为她宣誓就职时摄。
银行家大富豪叶祖意
东南亚糖王黄仲涵(印尼)
黄绣娘是黄仲涵的女儿,也是叶祖意的媳妇。她在1953年和林苍佑对峙参加州议会选举。
1953年面对财雄势大的黄绣娘对手,林苍佑终于过关当选州议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