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4.2.05

民聯黨搖身成民政黨

林蒼祐力圖東山再起的路程是曲折不平的,也是困難重重的。就說他在1961年創辦民主聯合黨時,特別選擇在芙蓉成立,而不是在檳城,是因為芙蓉有他的前同志陳世英及郭開東為他獻上現成的地盤。這個地盤是陳世英領導的獨立陣線在1961年的芙蓉市議會選舉中奪得了控制權(9名市議員),而在1959年國會大選時,支持林蒼祐憤而退出馬華公會的陳世英及郭開東皆中選國會議會。這樣一來,甫成立的民聯黨便擁有一個市議會的執政權。


可惜,這種合作不長久。1963年林蒼祐與陳世英關係鬧僵,藉著黨代表大會(已移至吉隆坡舉行),林蒼祐中選總秘書,黨主席由屬原巫統的發起人之一的賽那阿比丁出任,陳郭兩人被排斥在中委會外,導致他們退黨。於是民聯黨的大本營遷至檳城。


林蒼祐已習慣於又離又合的政治鬥爭策略。雖然在1964年大選過後,他在檳州建立了自身的地盤,但要撼倒聯盟政府也非易事,因此這位支持馬來西亞成立的反對黨人在1965年新加坡尚未退出馬來西亞之際,同意李光耀倡議組成非共的反對黨聯合陣線,稱為團總。此舉擺明是要把左翼的社陣排斥在團總門外,可是同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後,“團總”也就無疾而疼。這就是為什麼林蒼祐在1966及1967年急著要再找反對黨合作的原因。不過在社陣(勞工黨)不表興趣後,林蒼祐又迎來另一個機會。這個機會不是林蒼祐主動提出的,而是在1968年脫離勞工黨的陳志勤在結合一批有識之士後,準備另組一個反對黨。


陳志勤的謀士就是也參加成為發起人之一的王賡武(當時在馬來亞大學擔任歷史系主任,有意遠赴澳洲國立大學接受新職)。王賡武在盛情難卻下,為陳志勤及其盟友(包括學者、職工會領袖和前勞工黨領袖)出謀劃策,他們敲定這個黨取名為民政黨。但在成立之前,陳志勤來到檳城找林蒼祐,邀請後者成為發起人之一。這正符合林蒼祐的心願,雙方一蹴即合,當然也意味著民聯黨將在不久後宣告解散,以當時民聯黨的情況,它是林蒼祐說了就算,因為參加民聯黨的人都是為支持林蒼祐而來的。


1968年3月24日,六名發起人,即賽胡申阿拉達斯(時任新加坡大學教授),陳志勤(前勞工黨人,國會議員),林蒼祐(民聯黨主席,國州議員),王賡武(馬大教授),JBA彼得(醫藥協會主席)及威拉邦(前勞工黨人和前國會議員)在吉隆坡莊嚴宣佈計劃成立民政黨(PARTI GERAKAN RAKYAT MALAYSIA)(Malaysian People’s Movement Party)(華文全名應為《馬來西亞人民運動黨》但一向簡稱“民政黨”)。這個政黨主要推行“溫和社會主義”路線,強調維護工農階級的利益,並提出《工人憲章》。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黨提出了以“人性及民主原則建立平等社會,消滅人剝削人的現象”,但不同意階級鬥爭的政治哲學。因此它的宗旨也有了這樣一條:“消滅名利狂熱思想,不論是宗教的、種族、思想的、文化的、政治的、階級的(行動)或語言”。


在尊重宗教自由和承認馬來人應得到特別扶助下,賽胡申阿拉達斯再度重申階級鬥爭的哲學是不健全的,而階級和團體間的利益沖突可通過互助解決之。


(以上原始資料筆者保有正本記錄,也通過與王賡武的對話得到確認)


4月15日,這個黨正式宣佈成立,並在5月25日正式獲得社團注冊官的批准。


創黨伊始,有兩個主要靈魂人物,一個是負責吉隆坡的陳志勤(出任總秘書),另一個是負責北馬的林蒼祐(出任副主席),主席是賽胡申阿拉達。這個時候面對比較挑戰性的是林蒼祐,因為他要說服全體的黨員一起加入民政黨,並同意解散民聯黨。


我在那個時候也負責採訪民聯蛻變到民政的過程,也不時與林蒼祐有接觸。他滿懷信心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黨的過渡,也相信絕大多數黨員會隨他參加民政黨。他這樣說,少數民聯黨員不願跟隨是意料中事,因為他們看不到遠景,也無法理解政治鬥爭也是要講求藝術的。


根據我後來知道的,少數人之中有一人不願跟隨的是陳毓書。他向我說,他是支持林蒼祐退出馬華的勇氣,而跟著他打天下,但不能同意由民聯走向民政,因此他選擇不加入民政黨(他後來加入行動黨,在1978年中選州議員,此為後話,暫按不表)。我只是想說明有一些與林蒼祐共同鬥爭的人不認同解散民聯轉成民政黨人。


可以說,當時絕大部份的民聯黨員都支持林蒼祐走進了新的大家庭。


正因為要表達民聯黨人的決心,林蒼祐就於1968年6月16日在舊關仔角以民主聯合黨的名義舉行最後一次的群眾大會,以向人民解釋為何要改變鬥爭策略。

在這之前,也即是6月6日,民政黨主席賽胡申阿拉達斯抵檳與林蒼祐商討在檳州建立民政黨分部事。換句話說,一個“全國性”的民聯黨將因此變成民政黨的分部。因此在群眾大會過後,民聯黨於6月23日在檳城召開全國黨員大會,以進行表決。結果絕大部份與會者支持這一改變,因為他們認為民聯改成民政,雖然林蒼祐不再是黨主席,但他依然是黨的靈魂人物,尤其是在檳城州,沒有林蒼祐參與下,民政黨是不成氣候的。


意氣風發的林蒼祐在“改換碼頭”後,說話的語氣也有些改變,他似乎換了一套服裝,儼然以民政黨發起人之一的身份發言。但也由於這一改變,林蒼祐的新聞又多了起來,我們這群記者也一直以他作為代言人向他索取黨的動向。


同年7月21日,已獲准注冊的民政黨在吉隆坡舉行總部成立大會,主席賽胡申阿拉達斯這樣說:民政黨是由無權無錢的各階層人士組成,但世界上偉大的政治革命都是由簡陋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的。林蒼祐沒有參加總部成立大會,他忙於檳州的黨務,但有一個來自檳州的人參加大會且成為主座人士之一,他就是原勞工黨總秘書陳樸根。只是短短幾個月,林蒼祐又再改頭換面了,民聯黨搖身一變成為民政黨。雖然有人不看好林蒼祐這一變再變,但“斑雀焉知鴻鵠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