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7.07

(廿七)1983年──拿督斯里三美威鲁(Dato’ Seri S.Samy Vellu)(1936-)

虽然三美威鲁是在1979年后才正式成为国大党的主席,但其地位不断受挑战,尤其是在1983年触发了一场党人事的官司案,也伤了国大党的元气,及后才被三美扳回颓势。因此1983年是三美备受考验其领导的一年。

三美威鲁1936年出生于柔佛的居銮。自小家境清寒,曾担任巴士剪票员,后来进入绘测师公司当画图员,在夜间不断进修,直到1970年才前往英国考取绘测师文凭成为合格的绘测师。

他在1959年加入印度国大党时,就立志有朝一日要成为党主席。惟经过20年的苦战才如愿以偿。这其中的辛酸苦辣,有必要带出国大党的历史背景来了解三美威鲁这个人。

在1946年8月在吉隆坡成立的印度国大党本来是属于印度尼赫鲁的国大党的一个支流,其首任主席蒂威(J.A.Thivy)就是因为参加印度国民军而被英殖民政府扣捕;其后的几任主席都是平凡人物,直到1952年蒂凡舍(K.B.Devasen)(后由教师转成律师)接过领导后,才加入联盟(1954年)。不过在1955年时他的主席被取代,由善班丹(V.T.Sambanthan)领导国大党参加1955年的普选(蒂凡舍也就被排斥参加竞选,他原是英殖民政府委任的联邦立法议员。他后来参加国家党,又转入劳工党,思想有左倾,但无所作为)取得胜利。善班丹也就出任自治邦的劳工部长。

1957年独立时,善班丹转任卫生部长,及后出任工程、邮电部长(这个职位似乎是为国大党打造的)。1973年,他的副手马尼卡华沙甘(V.Manikavasagam)挑战党主席,在敦拉萨介入调解后,善班丹退休(1979年逝世)。

原本在1973年全力支持马尼卡华沙甘争夺主席的三美威鲁却没有得到回报,因为前者已引进两名新秀精英,即苏柏马廉(S.Subramaniam)和巴马纳旦(K.Pathmanaban),忽略了三美的重要性。虽然三美在1974年参与副主席选举胜出,他仍然没有机会出任副部长,要在1978年大选后才出任副部长。1977年的党选,马尼卡沙华甘嘱意苏柏马廉出任署理主席而不支持三美威鲁。在苦战中三美突围而出。1979年,马尼卡华沙甘病逝,给了三美威鲁一个机会顺势成为代主席,这样一来他成了正部长。

1981年的党选,三美威鲁在苦劝下,才与苏柏马廉妥协,双双出任主席和署理主席,一时呈现和平气氛。讵料在1983年时,三美指控其副主席哥永拉惹(Govindaraj)在党内行动伤害及党,乃采取开除行动。一场党争旋即升级。哥永拉惹乃入禀法庭取得禁令(禁止开除令),三美也入禀法庭解除禁令。双方刀光剑影,国大党也元气大伤。随后哥永拉惹被开除出党,三美的强硬手段开始显露,正是应了“卧床之席,岂容他人打鼾?”
在这之后的三美已不容异议份子再向他的权威挑战,但他还是面对苏柏马廉的挑战。有两件事是值得一提的。

其一在1986年和1989年,苏柏马廉不甘屈就再次挑战三美,惟败下阵来。其二是再开除另一党副主席班迪丹(M.G.Pandithan)(在1981年已当选副主席,较后命运与另一副主席哥永拉惹一样)。这时的国大党几乎分裂成两半。更甚者,班迪丹另率众离党另立“印度人前进阵线”(Indian Progressive Front)。

为了“惩罚”苏柏马廉,三美威鲁不让前者在1990年担任候选人,后在马哈迪调解下,苏柏马廉任上议员保持其副部长职。当2006年党选时,三美已不能再忍下去,乃派出其得力助手(新闻秘书)巴兰尼威(G.Palanivel)挑战苏柏马廉,终于把他拉下马,署理主席才成为主席的人。由此可见,三美要费25年功夫才能将其敌手扳倒,实在是不简单的任务。

不过在另一边厢,三美也拉拢回班迪丹,希望他的团队回巢。

虽然印度国大党在国阵内是一个小党,但它代表印度人的形象却没有改变。即便是有人民进步党在争代表性;有“印度人前进阵线”在挡路,国大党在三美的统领下依然故我。不论它是否被大部份印度人公认其代表性,但它在国阵的眼中,则是不折不扣的印度人的政党。

与他的前任者比较,三美威鲁似乎是屹立不倒的,他是国阵友党中在位最久的党主席之一(可与砂州土著保守党的泰益媲美(1980年起)),而且在担任内阁部长职方面,他与拉菲达阿兹不相上下。当马哈迪走了的时候(2003年),他不走。他用印度人的情意结将他们绑在国大党的旗杆上。他的强势和独断领导,是否已把印度人带向好景,是具争议性的。还有他担任工程部长多年,是最多问题的一个部门,也是争议不休的部长。他的政治学很简单,就是国大党认同国阵的精神和理念,不需要再树立一套治党理论。

我们不知道,三美威鲁是否可以带领印度人走向团结,因为东姑曾戏言﹕“两个印度人在一起会起争执,三个印度人则会斗来斗去。”(见陈志勤《无私无畏》,页215),也许三美有必要为印度人摆脱这样的“陋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