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07

(卅一)1987年──拿督沈慕羽(Dato’Sim Mow Yu)(1913- )

1987年对文教政团来说,是黑色的日子,政府展开茅草行动拘捕105人,其中不之政文教界名士,沈慕羽就是其中一名著名华教运动领袖。虽然还有其它名士,如林吉祥,卡巴星、林冠英及林晃升等人,但他们都已列入不同年代的新闻人物,因此沈慕羽在这一年上榜,作为一个代表人物。因为有关事件也与文教课题息息相关。而且沈慕羽是继林连玉事件后,第2位“出事”的华教斗士。自此之后,华教的主导权逐步转向董总而教总成为其中一名联盟,董教总名声就这样响了起来。

沈慕羽1913年出生在马六甲。虽然也算是土生华人(峇峇),但他受华文教育,与所谓的「峇峇精英」走着不同的道路,擦出另一道火花。

早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后,在1933年开始执教鞭。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历任各华小校长。1951年联合林连玉(他比林连玉小12岁)等人发起组织全国华校教师总会,也在50年代初期加入马华公会。独立前后曾追随林连玉向东姑及陈祯禄要求给华校平等地位,并要求到华文为官方语文(1955年),1961年林连玉公民权被吊销而在1962年卸下教总主席职后,沈慕羽虽未即刻接任主席,但重担已渐移向他的身上,他在1965年起出任总教主席到1994年卸职。

也是在1965年,沈慕羽成为“全国华人注册社团筹委会主席”,以争取列华文官方语文。与此同时沈慕羽也是马青马六甲分团团长及全国副总团长(团长是李三春)。基于这种双重身份,他在党内的地位也受到马华的质疑。因为以陈修信首的马华当权派并不认同这样的要求,认为不切实际,也无法在国会通过(马华没有拥有2/3的席位),更会引起巫统的反弹。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有了密谈,但又有了笔战,各执一词,形成对峙局面,马华在一方面请求成立“联盟行动委员会”,以缓解紧张气氛;另一方面则对沈慕羽采取严厉的行动,于1966年10月8日的马华中委会议上,通过开除沈慕羽党籍(许多年以后,约2005年又有人提起为沈慕羽平反,恢复党籍,但无下文。其实此举并无实际意义)。

这样一来,马华与董教总及华团的决裂已形成,陈修信也表示(1966年12月7日)不参加华教工作委员会。双方的“对抗”也延续至1969年大选“燃烧起来”。

1971年,也是“513”事件之后,马华发起华人大团结运动,整个华社又动了起来,沈慕羽也是其中一名响应者,并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促进团结委员会》的其中一名委员。到处都举行了团结大集会,沈慕羽与顾兴光被指言词过激被控上法庭。(1971年4月18日,两年后才撤消控状)。不久之后,这个委员会提出要注册“马来西亚华人全国团结运动”,属于非政党的团体,但被马华认为有“搞对抗之嫌”,不支持注册,东姑也不予赞成,注册也就不了了之。计划“胎死腹中”华团与马华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1974年马华进入李三春寸代,与华团关系有缓和,但仍有介蒂。1978年大选,马华有所退步,只19人当选国会议员(参选28席)。

1982年,仍担任教总主席的沈慕羽支持董总推动的“三结合”概念,支持“华教人士”参政加入民政党,也为民政候选人站台。后来,沈慕羽和林晃升都坦诚“三结合”未能落实,而是变调了。

1987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把“沈慕羽”也卷进监牢。以74岁高龄被逮捕是有些不可思议。其前因后果是这样的:

1987年9月份的时候,政府委派不谙华文的教师担任华小副长等高职,触发董教总派代表与教育部争议。问题并未得到 妥善的解决。因而有了1987年10月11日在天后宫举行的“全国华团政党抗议大会”,估计有4千人与会,情绪高昂。大会通过五条议案,其中包括强烈讉和反对教育部企图通过行政权使华小变质,委派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出任华小第一、第二副长,下午班主任及联课主任;必须在10月14日之前澈底解决,否则将于10月15,16及17日不让孩子上课,以表达家长的意愿。沈慕羽也是当天大会的发言者之一。

整个情势乃告沸腾起来,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到了10月14日的晚上,内阁终于同意五个职位,即第一副校长。第二副校长。第三副校长,下午班土任及课外活动主任,前四者一定要有华文资格(最低是(初中),后者则必须要会讲华语。

华团这边也放缓步伐,接受内阁的方案,但只是同意展延罢课,不是取消罢课。双方的剑拔弩张局面有所缓和。

就在高小职位风波取得一定绩效时,政府在1987年10月27日展开大逮捕行动,即为大家所熟悉的“茅草行动”,总共105人“落网”。其中包括执政党人,反对党人,民间团体负责人及社会工作者,知名人士包括:沈慕羽(教总主席)。林晃升(董总主席),庄迪君(教总副主席)、柯嘉逊(华研主任)、詹德拉(国民醒觉运动主席)。林吉祥(行动党秘书长)、卡巴星(行动党副主席)、林冠英,V.戴威、P.巴都、郭金福、胡雪邦(俱为国会议员)叶炳汉、陈财和(马华)及王添庆(民政)等人。

引用内安法令逮捕异议份子已与马共无关。种族主义成为引用法令的理由,涉及面甚广。

沈慕羽与林晃升一样,在1988年6月3日获释。前后共扣禁8个月左右。林晃升这样形容沈慕羽:“在我7年与沈老共同度过的时间里,董总与教总条是个难兄难弟,不分彼此,共为华教的灾难而奔波。假如说林连玉导师是教总的灵魂,那么沈慕羽应可说是教总精神的长青。”

1990年林晃升投身行动党,鼓吹“两线制”,也得到沈慕羽的支持。1994年沈慕羽从教总主席职退下来,结束了他的社团工作。

沈慕羽的斗争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执着的形象在华教历史的长河中幌动,他是继林连玉之后最多被人提及的华教代言人之一,而后的一位就是当下被人称为陆老师的陆庭谕。

不论我们用什么眼光来看沈慕羽,也不论他在某些人士看来具有“华人沙文主义”的倾向,他在捍卫华教运动上,确实付出了他的一生心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