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10.07

华文教育路线图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虽然有185年的历史,但较具规模兴起于20世纪初叶康有为与孙中山先后南来鼓吹兴学办校有直接的关系。第一间新式的华文小学当推槟城的中华学校(1904年),而第一间华文中学则是锺灵中学(1917年)。当时由于左倾无政府主义伴随着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兴起并波及马来亚,英殖民政府乃于1920年开始对华校进行登记,也对华文报章采取管制政策。从那个时候起,政治就与华文教育及文化挂上钩,华校也陷入多事之秋。

1957年,锺灵中学是第一间接受改制的中学。接着在1960年出炉的拉曼达立教育报告书,建议华校进行改制,否则将得不到政府的津贴和援助,并在1961年成为教育法令。

当时身为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起而反对,他也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教师 注册证及公民权被吊销)却换来独立中学的出现。这就是独中的由来。

因此基本上,这半个世纪的华文教育是这样走过来的﹕

1962年时──全国共有70间华文中学,但有54间接受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另16间不改制成为独立中学(必须自力更生),华文中学被分成两半。

后来改制的国民型中学的董事会,又再衍生21间独中,以收容超龄生,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在一个校名下却分成国中与独中。前前后后在西马共有37间独中。

‚1962年后──砂拉越原有18间华文中学,而有12间接受改制,剩下6间不改制。继后,在1962年至1968年间,又再多出8间独中,加起来有14间独中,而国民型在变化下存有10间(系指加入华中校长理事会的数目)。

ƒ1970年──沙巴有8所国中及9所独中。

这样一来,在西马有37间独中,在东马有23间独中,合起来是60间。董教总成为领导机构。

另一方面,在西马则有60间国民型中学(原54间改制,后稍有增加),在东马有18间国中,合起来有78间。这78间具有华校背景的中学在1994年成立了“华中校长理事会”。虽然在1996年的教育法令下,已不再有国中和国民型之分,一概称为国民中学,但“华中校长理事会”仍然秉持华校的传统。
至于华文小学,也在1961年的教育法令下,一律接受改制成为国民型华文小学。在加加减减下,直到今天仍有1291间。由于在70年代开始,英校也接受改制,造成许多华裔家长把子女送进华小;华小生也告骤增起来。与此同时,友族报读华小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这之中有一个吊诡之处是华小分成半津贴与全津贴,所谓半津贴乃指校产及建筑物未转让政府,并设有董事会(学监会)。因此举凡扩建、修建、重建或搬迁费用概由董事会向华社募捐,造成华社无时不刻都在出钱,但也引致钱出得越多而主权越来越少的争议。董总推动的华小董事醒觉运动就旨在维护华小董事会的主权,成效如何,尚未有定论。因为董总又将有第二波的运动。

其实,即便是半津贴的华小,校地及校舍已是“永久性”充作华小之用,绝无可能收回另作他用,因此政府是不是可以考虑调整政策,给所谓的半津贴华小更多更大的经济援助,以减轻华社的负担?换句话说,能一视同仁对待所有的小学是最好不过。

在今天,全国1291间的华小共有学生56万余名;78间国民型中学则有学生人数近13万名,而在60间独中就读的有5万3千余名。

我们由上得出一个统计,每年华小有90000余名毕业生,进入国民型的有25000余名;进入独中的有近10000名,剩下的60000余名则进入国民中学或辍学或少数出国。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包括在国中也应针对性推行教导华文课,以使学生有机会接受三语教育。

尽管如此,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在华社及各华基政党的坚持下,形成除中国以外,保留最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有了三间华教的大专院校。但这是用整体的血汗力量换来的成果。这就是当今的华文教育路线图。(本文部份内容系作者代表槟州5间独中在本月11日的马青颁发独中基金的晚宴上的讲话,经重新整理后成此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