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9.4.08

回教黨宗教政治走向 (2) 法茲諾帶出的局面

回教黨主席法茲諾(Fadzir Noor)於6月23日的逝世是值得關心政治的人士給予重視,因為不論你是否支持回教黨或是否認同回教黨的鬥爭理念,你必須承認回教黨將因黨領袖的更迭而對國家的政治走向有一定的影響。

與巫統比較,回教黨自然沒有這麼大的牽動力,但我們不能忽視這個政黨經過五十有餘年的鬥爭,已形成一股政治力量,在任何時候都對國人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聯繫;尤其是身處在一個已被宣佈為“回教國”的國家內,我們都不能避免回教施政和回教鬥爭帶來的變化。

法茲諾被政界人士形容為“平和與中庸”的回教黨領袖,因而對他的逝世感到遺憾,因為他們不知道接替他之後的黨領袖會不會“保持”這樣的政策?

為人平和中庸

我們不懷疑法茲諾在政治言論上比較溫和而不偏激,但我們必須從歷史的角度和黨的政策來衡量這個黨的走向。

在回教黨的歷史中,比較著名的領袖是早期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巴哈魯汀醫生。他在殖民地時期是位反英鬥士,也與印尼的“獨立之父”蘇卡諾總統(現任印尼總統梅嘉瓦蒂的父親)有良好的關係。在投入回教黨之前,他是勢力甚為強大的馬來人國民黨(PKMM)的主席,其他領導人有布斯達曼(於1955年創組人民黨)及依薩(1959年擔任勞工黨主席)。這個黨在 1950年被英政府查禁,指它受共黨滲透。

1955年巴哈魯汀與布斯達曼共組人民黨,翌年被回教黨邀請出任主席,一直到1969年去世為止(1965年巴哈魯汀與勞工黨主席依薩等人一起被捕,政府指控他們意圖在巴基斯坦成立海外流亡政府)。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回教黨與印尼的關係密切,而且具有社會主議的思想。但在此之後的黨主席阿斯里(吉蘭丹州務大臣)於1969年大選後,已改變巴哈魯汀路線,將回教黨的“社會主義形象”洗掉,走馬來人主義路線,進而與巫統合作,並投進國陣的懷抱。

1978年回教黨與巫統關係惡化,退出國陣。先在吉蘭丹州選中失去政權,又在國會大選中失去優勢,回教黨跌入谷底。阿斯里也失去魅力。黨內一批具有宗教色彩的知識份子成為新一派的領導人。

接替阿斯里黨主席位置的是來自檳城的尤索拉哇(Ustaz Yusuf Rawa)(曾經發生過宗教衝突的甘榜拉哇,就是早期屬於拉哇家族的地方),其他領袖有聶阿茲(目前的吉蘭丹州務大臣)、哈迪阿旺(目前的丁加奴州務大臣)及出任尤索拉哇副手(署理主席)的法茲諾。他們把回教黨轉向宗教政治鬥爭的方向,而且高舉朱基菲的鬥爭路線。朱基菲(Ustaz Zulkifee bin Mohammad)是巴哈魯汀時代的黨署理主席,是回教黨的攻治慧星,被視為是黨的設計師。年輕時曾參加巫統的鬥爭,反對英國提出的Malayan Union政制。畢業自開羅的美國大學後,醉心於宗教研究,並在回國後參與成立回教學院(即今日的回教國際大學前身),兼任講師,較後被回教黨人尊稱為教授。

朱基菲從 1956年起即出任回教黨署理主席,一直到1964年車禍逝世。他對回教黨的貢獻在於為黨制訂回教的政治鬥爭路線。曾兩度挑戰巴哈魯汀的領導權皆失敗,但仍被黨視為未來的領袖。他在1959年及1964年兩度在吉蘭丹州當選國會議員。

正由於回教黨自身的蛻變,積極投身於宗教政治,因而與巫統的民族主義路線有所不同。1989年,法茲諾接過尤索拉哇黨主席的位子時,回教黨的宗教政治觀已告成熟和具體成形。他因此與署理主席哈迪阿旺及長老聶阿茲成為回教黨的鐵三角。

我們從回教黨秘書長納沙魯汀(Nasharudin Mat Isa)於公元2000年提出的“回教黨的哲學、政策、鬥爭和願景”的論文中看到這個黨強調的是宗教的政治鬥爭,而不是種族的政治鬥爭,而且毫不諱言地認同朱基菲是黨的精神領袖和政策制訂的先行者。法茲諾作為黨的主席,自然不能乖離黨的方針和政策。

正由於回教黨堅持宗教理念的治國方針,也導致巫統在80年代通過政府的行政手段加速行政的回教化。首相馬哈迪在這方面起了重要和決定性的作用。

1990年的大選,回教黨重奪回吉蘭丹州政權,強化了法茲諾的領導地位。有趣的是法茲諾不是吉蘭丹人,而是來自吉打的鄉區,他和馬哈迪屬同一個州屬。

1999年的大選,憑著安華效應,法茲諾領導回教黨一躍而成為國內最大的反對黨(在國會193席中擁有27席),不但保住吉蘭丹州政權,尚且攻陷丁加奴,成為執政者。這一令人刮目相看的政績,對法茲諾來說是處於最巔峰的狀態。

伴隨而來的就是回教政治鬥爭進一步提昇,法茲諾就是這個鬥爭的帶路人。他對巫統施加的壓力與日俱增,並進一步挑戰巫統表明對回教地位的態度。

挑戰巫統表態

法茲諾與朱基菲一樣,也是畢業自埃及開羅的,又是精通於回教法。因此基本上,他與哈迪阿旺及聶阿茲是同一鬥爭陣線的領導人。

公元2001年,首相馬哈迪醫生宣佈馬來西亞已是“回教國”,正是回應了回教黨的挑戰,但也印證了巫統正和回教黨在進行宗教鬥爭,以爭取回教徒的支持。

也許兩個政黨對“回教國”有不同的詮釋,但對古蘭經的擁護則沒有兩樣。

這樣一來,馬來西亞人,不論屬於何種宗教,也不論是馬來人或非馬來人,都不得不生活在這樣的演變的時局中,這就是回教黨衝擊下和巫統轉變下的一個新局面。

隨著法茲諾的辭世,回教黨的未來動向是頗令人關注的。因為它的任何策略的調整,足以影響國家的未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