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9.12.08

评马哈迪的“种族政治论” (天下纵横)

前首相马哈迪于11月12 日在首要领导基金会的一项题为《马来西亚族》的演讲会中认为马来西亚人民要成为一个“马来西亚族”仍是许多年以后的事,不能操之过急。

他没有进一步说明所谓许多年是多久,但可以估计大概也是百年以后的事,因为马来西亚建国50年来,种族问题依然是主要的课题,因此马哈迪也否认308大选的结果成为结束种族政治的标志,反之,他认为种族政治更见显突。

在现实层面上,马哈迪所说得有其根据,但在建国51年后,我们依然被种族课题纠缠不清,实在不是健康的趋势。如果说308的政治海啸不是对“种族政治的埋葬”,至少是对种族政治的一种反思。
这种的反思是压积多年下形成的一种人的本能的反应,以致出现非马来人投票给回教党,而马来人也投票给行动党的情况,为的是希望通过民主的选举来表达对国阵的一些政策的不满与抗议。在这种情形下,种族性的投票已非重要的考量,重要的是能不能带来改变。

求变不是一举消灭种族政治,而是希望它不要再继续滑落下去,进而使马来西亚出现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

当这个新政局形成后,不论是执政党,也不论是反对党,都被人民寄以厚望,以减少种族政策和停止种族性课题的挑动,为未来的“马来西亚族”的出现奠下基石。

不过,综观大选后的政治走向,它出现了两个思想的斗争,一方面是希望出现一个真正的多元种族的政党领导国家纠正过去的偏差,以多元视角来制定政策和解决种族上存在的不公现象。虽然反对党结成的民联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多元思维,也在其执政的州力求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但不能否认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有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也就是说,民联州政府面对的仍是老问题,其中交织着种族性的问题,包括各党存在的种族性倾向。

一时之间,我们只能看到不同过去的一党独大的局面,而是尽管平衡种族间的关系,不再以种族作为施政导向。

但在另一方面,正如马哈迪所说的,即使308后政局改变,民联也还是一个种族性的组合。因此种族性政党的存在是必要的。他这样说,我国必须重返种族政治,依靠种族政党稳定国家。过去50年来,种族性政党被证明它能减少对种族课题的争辩,并在稳定中求发展。

根据马哈迪的说法,他依然认为目前既存的种族性政党没有改变性质的必要,而是可以在这个结构上促进种族的谅解,因此他认为反对党的非种族路线只是“宣传奇招”。

马哈迪所坚持的“维持原状”正反映出他对“马哈迪主义”的执著,而马哈迪主义原自于《马来人困境》一书中孕育了马来中心思想的主体性。当他在1981年后成为第四任首相时,就将其思想发挥的淋漓致尽,终于最后变成了“马哈迪主义”,这与他在位22年之久有其直接关系。

“马哈迪主义”演绎下的国家政治到后来变成“霸权政治”,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界和反对党的批判。但马哈迪不认为2008年的政治海啸是他的主义的失误,而是继任首相阿都拉并没有珍惜他的“成果”,反而用自己的方式来制定国策。这两人的争论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谁是谁非,只能将之归于学术领域去进行讨论和剖释。

尽管马哈迪认为责任在阿都拉,但民间社会认为308的政治海啸是累积已久的问题一并爆发。所谓“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马哈迪也不能脱离干系。

不论马哈迪或阿都拉,他们走的应是一脉相承的政治路线,只不过是殊途同归。就此而言,马哈迪的力辩种族性政党存在的正当性也就成为当下值得辩论的大课题了。因为新的世纪和新的世界,也许马哈迪主义要改弦易辙了。这就是纳吉明年接位后所要面临的考验。他是要用马哈迪主义抗拒反对党的大攻势或用新的谋略或复兴其父亲敦拉萨的“统战”路线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动向了。虽然种族政党不会自动消失于政治舞台,但任何政党都不应挑起种族课题。用种族主义来维持政党的生命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每一个种族都需要被引导走向“马来西亚族”的思维,这才是长安久治的有效途径。因此种族性政党的自我转型和用多元思维审视未来已成为当下的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向了。

(原载于2008年12月8日《号外周报》 第40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