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1.11.09

中国银行与人民币 (现代春秋)

不久前,中国银行槟城分行宣告开幕,而麻坡分行也已在较早前开设。换句话说,于2000年重开的中国银行,至今共有三间在马来西亚服务。这是中国银行阔别马来亚41年后的一个壮举,其政治与经济意义是难以评估的。 根据《联合早报》的资料显示:成立于1912年的中国银行,曾于1939年后在吉隆坡、槟城、怡保、芙蓉及峇株巴辖共设立5间分行,但在1959年停业。另外一项报导则指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银行在中国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直属支行,284家二级分行及9659家分支机构。在境外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600多家。这意味着今日的中国银行不但是国有资产,而且正以经济巨人的大手笔向外拓展业务,马来西亚分行的开设证诸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马来西亚的市场,并希望能以此带动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由中国银行的急速发展来看,中国在过去30年已成功地将经济转型,并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接轨。有人形容中国走的是“资本社会主义”路线,但中国则声称它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不论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都有其优劣点,而如果两者调和成一种新的经济理论,那就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中国政府所致力的就是试图通过经济的发展来改变世人对中国的评价,并承认中国是不可忽视的经济大国,以换取世界对中国的尊重。 回顾中国银行走过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1912年中国银行设立时,正好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成功地埋葬清王朝,因而有了与西方国家一样的金融体系出现。 不过孙中山于1925年逝世后,国民党的控制权已落入蒋介石手里,他把中国银行变成蒋家最大的提款机。贴切地说,在1927年蒋介石对共产党人大开杀戒后,中国基本上已陷入军阀混乱的时代,金融业危机四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由德国的希特勒拉开序幕后,英国显然已无暇顾及海外的殖民地,因此英殖民政府开方便之门予蒋介石时代的中国银行来设分行不是为了协助中国经济发展,而是在时局动荡中让中国分担亚洲的乱局。最终还是避不开战火在亚洲燃烧起来。 当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的第二年,国共又再一次较量。毛泽东用4年的时间打败蒋介石而在1949年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过10年的巨大变化,中国在1959年正值大跃进时期,鼓吹人民公社,向共产社会迈进,因而在此时马来亚政府停止中国银行在马来亚的业务,对中国政府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不需要什么抗议。 因为毛泽东坚持其社会主义政策,中国银行也成了为政治服务的金融机构。 1976年四人帮倒台,1978年邓小平复出,1980年配合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银行正式推出“一国两币”的政策,一方面保留人民币的使用;另一方面另设“外汇兑换券”,让外宾使用。但严格来说它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被中国银行保证使用的兑换券。 它的优越在哪里呢?首先它是外宾使用的货币,声价逐年升高;其次是兑换券也造成“黑市”市场的活跃,无形中抬高兑换券的价值,一元可以换人民币一元三角乃至更高的投机倒把买卖;再来是一些指定的商店是用兑换券来交易的。 正因为“一国两币“成功迎合市场经济,也许触动了邓小平在80年代与英国谈判时以“一国两制”的模式来取回香港。 1995年,人民币已因市场经济的调节,变成通用与稳定的货币,况且中国的人民也改善经济条件,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任何物品,不再视兑换券为“超级货币”了。于是兑换券从那一年起停止使用,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人民币深具信心,也反映了外宾不再视人民币为“二等货币”。中国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 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落实取代了“一国两币”,也逐步推广人民币的使用。 由于中国国力相应提高,中国银行千禧年后重新登陆马来西亚已是大势所趋。 回想过去中国的“一国两币”到今天的人民币抢攻国际市场,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的30年,可是一切都大不相同了。中国人民和人民币已经双双站立起来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