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5.9.10

重视独中为国作育英才 (跃马扬鞭)

政府第一次分发奖学金给50名在去年考获统考佳绩的独中生,是值得重视的,因为这意味着独立中学在政府的眼中不再是“教育孤儿”的“自生自灭”的产物,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政府教育策略的改变。虽然这与教育政策是否改变并没有直接关系,但至少说明了独中教育已被认为是国家教育组成的重要部分。

根据政府公布,每人将获得4万5千元奖学金,分三年付给,50人一共是225万元,数目是足够培养一名大学生。但如果我们从独中的历史来解读这次的奖学金的颁发,无疑是迟来的春天,而且是经过无数次的争取甚至有时是在抗争下才取得了这次的回报,但还有其他重要的问题未能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政局和历史的发展来看待独中教育。

按照1961年的教育法令(它是依据1960年出炉的达立教育报告书而制定的),华文中学已来到十字路口,要么接受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要么不接受改制成为独立中学。当时的教总主席林连玉号召华中的董事会不要接受改制,宁可束紧腰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结果只有16间保留成为独立中学,另54间接受改制;但教育部为鼓励华中改制,也允许这些改制的中学在下午阶段设立“独立班”。就这样,独立班在后来逐渐发展成独立中学,如今已有61间;而改制的国民型中学也发展成78间。就学生人数而言,国民型中学约有学生12万名;独中则有学生6万余名。换句话说,国中生是独中生的两倍,它们之间所不同的是:国中生是免费教育,教师薪金概由政府支付,教学内容概由政府规定。因此曾被华教团体认为是“破相”的华文教育,已被“变质”成为与国民教育相差不远的学校。

反之独中在保持原状下得不到政府的资助,只得在困境中摸索成长。也因为这样,它不但要鸠收学费,也付不起老师高薪,以致独中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不像国中的老师属于政府公务员,服务到退休为止。

虽然如此,独中教育在60年代之所以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华人社会表现出民族的骨气,以保护母语教育为出发点,而坚持独中保存完整的华文中学。不过由于独中教育是各个社区的华教人士自行承办,也就得由地方上的华社领袖为独中的生存而操心。董教总这些年来所扮演的是协调与综合教学的角色,无法在经济上给予实质性的协助和拨款。久而久之,有些独中办得十分出色,有些中规中矩,也有些马马虎虎,不一而足。尽管独中经常面对经费不足的困扰,发展基金更是筹了又筹,但它们都能一直支撑到今天,证诸了民族教育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的。

在这方面,董总在1975年推出的独中统考(分高初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到独中有其特色,但独中生也有参加SPM及STPM考试的。如果加上统考,则他们在高中时基本上要参加三项公开考试,若是成绩十分标青的,意味着此生是“超人”一个,不过数目不多。因此对独中生来说,统考就成了他们的升学的其中一个管道。他们进不了我国的公立大学,但进得了外国的大学和本地的私立学院或大学。

从1962年到今天的整整48年,虽然独立中学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是存在的,但教育政策下的考试,进入国立大学及提供奖贷学金是不为独中考量的,直到今年,也就是在纳吉于去年成为首相后,我们才发现首相亲自莅临独中并提供一些援助,后来又出现独中生也可申请高教部基金(PTPTN)的贷学金(本来规定只有教育文凭SPM持有者才可以申请),似乎反映出政府准备给独中生一些实质上的帮忙,如今又再来一个大手笔的奖学金,让舆论感觉到变化可能到来。

但单看一两个动作,尚不足反映出政府对教育政策的调整与修改,为此我们认为既然首相有心和有意重视独中人才,希望他们将来学有所成回国服务的话,理应承认统考,让他们与国中生一样,凭成绩申请奖贷学金。

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做到下列几点:①给所有的独中每年固定的拨款,让它们进行维修校舍和改善师资待遇等;②像拉曼学院一样,政府按人头提供一对一的援助(根据学费由学生及政府各负担一半),以减轻学生的负担;③政府除了对所有学校一视同仁,不再分半津与全津外,也要负责独中的扩建和重建工程的费用。

一旦政府把独中纳入教育政策中,在九泉之下的林连玉也会认为他的牺牲与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这也考验现任首相纳吉的魄力是否能许华文教育一个美好的未来?

刊登于2010年9月7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