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1.10.10

大传统和小传统 (天下纵横)

我们一般上都把文化或广义地说文明视为历史累积下来的宝贵资产,但在这之中存在着两个并存的概念,那就是大传统和小传统。

所谓的大传统是指在都市形成的,但属于少数上层绅士及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则是指散布在村落中农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

根据这样的解释,我们又可将大传统演绎成一种学说和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虽然大传统是由士大夫所推动或在宫庭流行,形成一套伦理系统,但日久它也渗透入民间而成为许多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举例来说,中国在2500年前出现的孔子学说而后形成的儒家思想,就是一整套的伦理规范的标准和学说。后来在南宋时更被朱熹集大成编撰了《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成为最具体和最典范的儒家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从孔子春秋时代开始,通过教育和传授,儒家思想逐渐在民间被确立起来。虽然在“五四运动”(1919年)后又一个时期批判儒家思想落后的一面,例如鲁迅的“打倒孔家店和吃人的礼教”,就是要破旧立新。又如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1966-1976),更对儒家思想和著作展开严厉的批判。不过在文革结束后,儒家思想又重新被重视。来到21世纪,中国政府又借孔子之名在世界各地创立“孔子学院”。虽然是旨在鼓励不谙华语华文人士读汉语汉字,不是推动儒家思想高层次的活动,但在打出孔子作为招牌而言,也证诸了中国又恢复对儒家创始人孔子之尊敬。由此反映出中国儒家思想这一大传统经历数千年的磨炼,还是屹于不败的地位,可见儒家思想已是中华文化的表率。难怪美国著名政论家亨廷顿,更形容中华文明也就是儒教文明,这就是大传统走进民间的明证。而大传统也带动了民间的小传统跟着儒家传统在转动。如发扬孝道的小传统,就是从大传统引伸而来的文化。

另一方面,民间的小传统也在日以继夜的传承与发扬下,逐渐累积而成大传统。例如在汉代兴起的道教,经过千年的考验,它依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土生土长的宗教(相对于佛教是印度传入而言)。换句话说,当宫庭把道教的文化扶进上层社会,并通过文字来传播和教导时,它就蜕变成一种有祭杞作用的礼仪,也成了与儒家思想并存的一个大传统。

因此,不论是大传统也不论是小传统,它们都是在同一个时期,在不同的阶层社会中浮现的。目前仍在我国流行的端午节、中秋节、中元节、九皇大帝及大伯公游行等节日就是小传统的文化,而它们与道教的信仰也脱离不了关系。

基于宗教是最能渗入人心的,所以当一个宗教千百年来立于不衰的地位时,就会出现一些的风俗和民间的小传统。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民间的小传统也因为没有得到扶持而逐渐没落了。比如早期存在于民间的皮影戏,现在已不大流行;同样的早期存在的布袋戏也就快要失传了。这些个小传统的技艺本来也与宗教有一定的关系,但在现代社会冲击下,如果没有人加以保护和发扬,它就不可能传承下去。在这方面,这30年来中国在恢复小传统习俗和重振地方戏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终于又使到它复活起来。

如果说,联合国教科文机构择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以大传统为格局的,那么小格局的小传统就需要由民间和政府来共同推动。我的意思是说,乔治市荣幸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区是对大传统的肯定,展现出多元文化与宗教的并存与和谐的魅力;但政府在推动和复苏小传统上却是有嫌被动和落后,甚至是任由其消失的。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向印尼、印度和中国等地引进小传统的艺术和技艺来复苏早期流行的小传统,以便照亮乔治市的文化遗产。不然我们将会对文化遗产逐渐地失去热情,也将对旅游业的推动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政府不断地鼓励民间大搞民俗活动(如农历年的街头庙会的小传统的发扬)是必要和正确的。

刊登于2010年10月11日《号外周报》第500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